第92章 梁哲的愿望(2 / 2)
他痛苦的说自己不想去那个地方,说自己舍不得离开父皇。
自那时起,梁哲就记住了儿子的恐惧,而这也成了他内心深处一直散不去的担忧。
终于,梁哲此生最欣慰的事,就是他最害怕的事一直没有发生,他的信儿还安安稳稳的活着,没有让他的担忧噩梦成真。
而梁文信在几天前,竟像是有所感应般,突然自鄚州回到了都城,也算是给他们这对虽然身处皇室、却极为难得的父子情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镇北王梁骁披星戴月、快马加鞭,终于在太上皇临终前一刻赶来了,而对方一见他进来,就让人将册封摄政王的懿旨给了他,
“言儿和梁国,为父都交给你了,骁儿,当初你能放下执念,是梁国百姓之幸,我都知道的”。
梁骁明白对方的意思,他经过这些年的成长,虽然依旧对太上皇没有了年轻时的亲近,但也没有了当年的怨恨。
尤其对方当年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真的对自己下过狠手。
当年梁骁接任镇北王的位置时,其实是有秘密打算的,而梁哲那个时候就已经猜到了。
但深思熟虑后,他给梁臻私下去了一封信,上面写到,股肱之臣还是乱臣贼子,他愿意以梁骁对言儿的感情和梁国的苍生百姓为赌注,看对方到底要如何选择。
太上皇还对梁臻说,只要梁骁没有真的走到那一步,自己就不会以防患于未然的理由,毁了他们之间的君臣义和兄弟情。
这件事,除了梁臻外,梁文信也是知道的。
“父亲放心,骁儿当年就说过,对梁国,一切当以言儿马首是瞻,此生,绝不会变”。
“好孩子,父亲是明白的”。
梁哲突然有了些精神,他朝梁骁微微点头后,对已泣不成声的梁嘉言说,
“你们做的很好,为父心里很是欣慰,言儿,当年但凡有一点办法,父亲都不忍心那样逼你啊,我儿受了那样多的苦难,其实为父早就后悔了,好在后来还有弥补的机会”。
随即,梁哲眼神渐渐昏暗,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他们都是顶好的,对你们兄弟,为父放心了”。
太上皇梁哲、梁国第五代皇帝,走了。
一年后,皇帝与摄政王搬去了太和殿,而东宫经过翻修后,已满11岁的太子梁允德,正式住了进去。
景和帝十五年冬日的一天,信王府派人向皇帝报了梁文信病危的消息。
其实自太上皇走后,梁文信的身体状况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太医们说,三年前信王匆匆忙忙自鄚城赶回都城,路上就已旧疾复发,后来又因为先皇离世太过伤心,引发了心、肺的疾病,所以对方本就虚弱的身体已很难再恢复。
现在支撑了三年之久,已是极限。
经过三年来太医们无数次的禀报,梁嘉言知道,大哥真的已经到了回天乏术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