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梁乐成其人(2 / 2)
卫禹良知道后,气愤不已,大皇子问他想怎么处理,对方说,和卫衡一家已无任何情分,再不想有什么瓜葛。
于是,府衙收到了大皇子第二张纸,上面写着“流放西北”。
卫衡一家,因为都参与了此事,被责令流放西北的耀城,此生不得离开此地。
卫茗香找的夫家,本来也不是什么讲情意的,立刻就给了她一纸休书。
这样做,终于彻底断了卫禹良的烦恼。
卫小沫和罗小猛后来喜结连理,三年前,罗小猛因为母亲过世,申请去乾州当了守备副将,以便照顾父亲,卫小沫自是一同去了,而杨氏,也跟着过去照顾外孙。
这次大皇子请太子他们去乾州后,给卫禹良的母亲和妹妹带些东西,只是其一。
其二是因为,这次去调查人口拐卖的案子,可以让罗小猛协助,他在那边待了三年,有些事应该能帮上忙。
大皇子又叮嘱他们,出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办案,那些穷凶极恶的歹人,急了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千万不要大意。
最后大皇子念叨了一句,四皇弟读书实在是没天赋,不过,对方以后的子女,也许能出个文武全才,梁嘉言微微一怔后说道,希望如此。
四皇子梁博容,读书确实一言难尽,有一次,几个老师给皇帝禀报他学业的时候,婉转的说四皇子还没开窍。
皇帝却笑着说,不必如此谨慎,自己的儿子自己明白,读书方面,根本就是个笨蛋。
不过,小笨蛋习武方面还不错,然后就让梁骁有时间多给四皇子指点一下。
太子很喜欢四皇弟,对方的性格,憨厚直爽,而且对父皇和哥哥们都很亲近。
尤其梁骁来到都城,因为对这位镇北王世子的大名如雷贯耳,四皇子只要得空,就跟着对方,嘴里哥哥、哥哥的叫个不停,怎么纠正都没用。
直到皇帝说,随他吧,梁骁才开始答应对方的称呼,这样讨喜的弟弟,让他也很是喜欢。
因为梁博容的性格,就是二皇子,以前对他也还算不错。
不过自从两年前,梁乐成和太子冲突不断,梁博容劝对方不要老是和太子作对,心胸狭隘的梁乐成就和他疏离了一些。
二皇子梁乐成是德妃的儿子。
他本来还有个姐姐,可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德妃是从皇子府就跟着皇帝的人,所以,皇帝对她痛失爱女后性情大变,也很是包容。
尤其明睿帝虽然也有十几个嫔妃,子嗣却不丰裕,到现在也只有四个儿子,一个公主都没有。
梁乐成被德妃过于宠溺的教育方式,养成了狂妄偏激的性格,虽然也有些才华,可是却恃才傲物,而且心胸狭隘、自私。
德妃的父亲是礼部尚书胡年庆,这个刻板且自视颇高的二皇子外祖父,一直认为大皇子身体柔弱,不堪大用,那自然应该是二皇子当太子。
可是皇帝除了对大皇子宠爱有加外,最欣赏的就是三皇子梁嘉言,尤其在对方8岁时,就将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
更是在三皇子14岁的时候,以博学多才、贤德端庄,册封其为梁国太子。
这让胡尚书心生怨气,每每和二皇子谈起,都是愤懑不已。
这也令本就自私狭隘的梁乐成,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将原因归结于梁嘉言绝色的容貌,才让父皇偏心至此。
得知了太子要和镇北王世子微服私访,他心里极其不舒服。
二皇子一直以来,也希望能出去游历,见识一下书中描写的那些江川美景,可是,因为心里对皇位的欲望,让他舍不得离开都城这个权利的中心。
朝堂上总会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尤其太子殿下一直不愿定下太子妃,让很多人猜测,他是不是和大皇子一样,以后会子嗣艰难。
所以已成婚、且王妃、侧妃加侍妾有7个人的梁乐成,在朝中和地方上,也渐渐有了一部分支持者。
而在梁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镇北王,一直是梁乐成想要拉拢的对象。
但是臻王爷老奸巨猾,对皇子们都一视同仁,没有过任何厚此薄彼的行为。
而且对方每次回都城的时间都不长,尤其皇帝还总是留他住在宫里,让二皇子一直没什么机会和对方私下接触。
本来梁骁来都城的事,让他感觉是个机会。
可是,因为和太子发生了些口角,父皇居然把自己从避暑山庄随驾名单剔除了。
梁乐成把这件事,又加在了太子头上,觉得那个表面看着谦和礼让的三弟,根本就是个背地使坏的小人。
后来,从避暑山庄传来了太子和世子不和的消息,令他大喜过望,他以为,太子已经失去了镇北王府的支持。
可等他想要派人去西北秘密与镇北王联络感情的时候,得知梁骁又返回了避暑山庄,而且和太子促膝长谈了一天一夜,之后,两人之间的情谊突飞猛进。
而且在皇帝说,看到两个人能和睦相处、心里倍感欣慰的时候,不可一世的镇北王世子梁骁,居然信誓旦旦的保证,以后定会跟着太子好好学习,一切当以对方马首是瞻。
此事令皇帝龙颜大悦,授予了对方殿前佩刀之权。
梁乐成对梁骁的印象一点都不好。
对方来都城的第一天,皇帝让人举办了规模堪比年节的晚宴,那个虽然玉树临风、却透出一股桀骜不驯的梁骁,竟然那样受欢迎,自己这个皇子都没有受到过如对方那般多的关注。
而且不说因为俊俏的容貌引的那些大家闺秀春心萌动,就是王公大臣家的公子,也是趋之若鹜,据说每日往镇北王府递帖子的人,如过江之鲫。
尤其让他气愤的是,父皇对梁骁的赞誉之高,是他根本没想到的。
一次对方在京畿戍卫营对抗训练时,只带了两个人,就从名将士严防死守的排兵布阵中,取出了皇帝设立的彩头——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
当时梁骁手握宝刀、腾空而起,当他轻飘飘跃落在皇帝面前空地上,脸上带着张扬耀眼的笑容,立刻引起了场上众人的喝彩。
而皇帝脱口而出:
“能得骁儿如此奇才,真乃西北之幸、梁国之幸,阿臻真是教子有方,朕心甚慰”。
梁乐成觉得,对方虽然有些本事,但不过是一场比赛而已,可是父皇却说,梁骁谋略过人、智勇双全,还给了对方一个无出其右的评价。
最让二皇子愤愤不平的是,大皇子当即点头附和后,太子更是笑靥如花的说:“阿骁真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