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北辽诸将(2 / 2)
这边,武文增答道:“当年,南下西北的是黄海部,他们目的明确,就为抢夺粮食与牲口,所以全是小股部队,骑着马匹,在整个西北掠夺粮食与牲口,抢了就跑,我与大姐,事先做了防守安排,可骑兵跑得太快,根本没啥用,后来,大姐怒了,带着两万大军,奔袭黄海部的八白帐,敌人不得不回援,才撤了兵!”
江柏疑问道:“八白帐?”
武文增感到意外,江柏居然不知八白帐,于是问道:“公爷可知大李王朝国灭之因?”
江柏嚼着羊肉点头。
武文增又道:“八白帐,是北辽国萨满封印血魔分身之地!北辽国以往都是逐水而居,自从封印了血魔分身,才有了五个定居之地,大姐带军奔袭,肖典才不得不退军!”
江柏问道:“这一仗的结果如何?”
武文增答道:“肖典领着军队回撤的同时,包围了大姐的两万军队,大姐命将士们围成圈,以装辎重的车辆为屏障,阻碍对方骑兵的冲锋,以弩箭射敌,边打边撤,两方都没讨到好。”
战争,不光看士兵与武器,也看将领,江柏问道:“肖典这人,秉性如何?”
武文增考虑到江柏连八白帐都不知,决定多说几句:“北辽国的政权与中土不同,除了皇室世袭,他部的首领必须服众,部下不服,可以领着自己的人另投他部,或者单干,更直接点,直接挑战首领,取而代之。”
“黄海部与黄海沙漠相邻,条件艰苦,生活在这一带的北辽国国民相比他部,心更狠,人更勇,同时也更贪,肖典能坐上黄海部的部长之位,因其武力超群,力压了在这一带游牧的部族。”
江柏问道:“此人争勇好斗?”
武文增点头:“他若不争勇好斗,就指挥不了他那些属下!”
江柏略微思索后,问道:“黄海部就在西北六州北边,肖典是个争勇好斗之人,这近十年来,怎会不大规模入侵?”
武文增答道:“他倒是想入侵,其它四部不让!”
“为何?”
“自先帝东征开始,因战争之事,流入北辽国的盐铁锐减,他们所需的盐铁,绝大部分,来自西胡,若西北六州起了战事,势必影响来往商人,他们所需的盐铁将难以维继。”
萧吉听得一知半解,他问道:“他们如此需要盐铁,不更应该攻下西北六州,控制商道?”
武文增说道:“大皇子,在历史上,北辽国曾控制过西北外五州,最后选择退去,是因其部族首领常常出现变化,来往商人交的商税亦常常变化,有的首领,干脆带人去抢,到了后来,商人就不走这条道了,这里也就失去了价值。”
萧吉与萧哲听闻这些话后,才发现,战争一事,比他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各种因素皆要考虑。
江柏开始头疼,西北六州最西边的西州与沙州,城池都不大,大部分的百姓都以商道为生,城里住了大量的西胡商人,若他是北辽国首领,定不愿把这二城打得千疮百孔,得罪以商为生之人,断了盐铁供给,如此一来,他便可少派些军队驻守,可另一方面,对方夺了这二城,等于控制了商道,能有效打击梁国的财政收入,这二城,派多少军队合适呢?
战争,不光打人,也得打钱。
江柏先行压下心思,问道:“武将军,麻烦你再与我等讲讲另外几人!”
武文增因酒肉发了热,又烤着火,于是褪去了身上的褙子:“第二个值得说道的,是青河部的李敏,青河部处在草原腹地,水草丰茂,比黄海部活得舒服,可丰富的物产,需要进行商贸,换取有用的东西,李敏身为女性,能当上一部之首,不光其武力过人,还因其会经商,这位用智的将领,最不易对付!”
当初,江柏在教坊司的畅音阁行荒唐之举,遇到过李敏之女李可,唐瑜为四女出价,她女扮男装,在楼下出价,江柏瞧出了她的女扮男装。
虽有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可大部分世人依旧想变得聪明,可见才智之重要!
江柏问道:“除了武力与才智,她性子如何?”
武文增答道:“李敏身为女性,能让生活在清河部地界的部族们唯首是瞻,各方面的能力自然差不了,要说缺陷,便是她身为女子!”
江柏心里庆幸,还好李敏是女子,若她是男性,按照武将军对她的评价,此次北辽国发号施令之人,八成是她了!
江柏又问:“发号施令的白向南,武将军了解多少?”
武文增道:“白向南领白山部,虽说属地东北与青海部共享北阴山脉,没清河部那么富足,可物产也差不到哪去,他不爱经商,每日里闲着没事,常常跑到燕赵两国境内打草谷,燕赵两国深受其害,他与燕赵两国的戍边大军,打得有来有回,可见其军事才能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