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演戏(2 / 2)
江柏知道,初五是新年第一次早朝,按照江武的脾性,肯定会拿马鞭送他去,江柏干脆没住在家中,与了了行鱼水之欢去了。
……
太极宫,太极殿。
萧琛坐上圣人之位后,群臣施礼。
礼毕之后,萧琛率先开口:“元正已过,咱们大梁国,唯一女将军,苗将军,又差人送奏折来了,要钱,要粮,要兵!眼瞅着积雪开始化了,待雪化之后,北辽五部兵马就会南下,这事拖不得了,今日爱卿们都在,咱们商议商议,由谁带兵去增援西北六州?”
不待兵部尚书开口,祖忠率先站了出来:“殿下,老臣愿往!”
祖忠身为右威卫上将军,眼睁睁看着十六卫,先后增援燕王,或前往赵国接壤之处戍边,就是不与他安排作战计划,近日又受了江柏的气,心里可不痛快了。
另外几位,未得到安排的上将军,也纷纷请愿。
最后,兵部尚书文良才开口:“圣上,咱们率先需要商讨的,不是由谁领军增援西北六州,而是由谁统领援军与西北戍守的军队!”
文良口出此言,是因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先帝萧旦起兵东征之时,梁军兵分三路,燕王慕容轼,领兵攻打楚国,黄大朗黄铁匠,东征韩魏两国,萧旦御驾亲征,北拒赵国,两位皇子留守梁京,也就是当今的圣人与靖王,处理着国内的事务。
此次东征,造成了一个问题,国内的将领势力分为了三派,燕王一派,黄大朗一派,萧旦一派,先帝仙逝后,他的这一派,由萧琛掌握,燕王派系随他去了封地,可黄大朗东征之后,不问朝堂之事,萧琛就将他手下的将领,派往了西北六州,北拒北辽国,同时镇守到西胡的商道。
现在,派军增援西北六州,肯定是皇室派系的将领,他们到了西北之地,指挥黄大朗派系的那帮悍将,对方肯定不乐意,反之,也不乐意,因此,兵部尚书文良,才口出此言。
萧琛心中已经计划好了,西北由江柏去,可此时的江柏,正与他对着干,他怎好开这个口,而且江柏才过二旬,就要让他指挥那么多军队,群臣不会相信他有那能力。
萧琛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将领,能使朕大哥的那帮悍将听令?”
群臣面面相觑,那天那封奏折,大梁国唯一女将,臣都不自称,圣人面子都不给,谁还敢指挥她啊!
面面相觑中,有一人站了出来,乃是大皇子萧吉:“父皇,儿臣请命,领军增援西北六州。”
群臣看向才十六岁大皇子,心生佩服。
大皇子萧吉想的是,反正派其他人领军去增援,与伯父的旧部不对付,我领军去,将指挥权交给他们好了。
萧哲瞧了皇兄一眼,心想,二哥想借此与伯父的旧部搞好关系,可如今燕王在齐国,与三国兵马对峙,能派的军队都派了,此次增兵西北,能派多少人呢?西北六州之战,注定以少打多……
萧哲思考当中的弯弯绕时,有老狐狸已经捋清当中的利弊,站了出来。
萧吉的舅舅,侍中左巍踏出一步:“启禀圣上,微臣以为此事不妥,大皇子领军增援,北辽国得到讯息,定会将矛头对准皇子,咱们可以利用此事诱导辽军用兵,可一旦皇子有失……”
左巍未往下说,朝堂之上,人心平均八面玲珑,左巍不言透了,这些人也能猜到。
左巍心中暗暗摇头,这个外甥,就不能省点心,做你的乖皇子,等着立储就行了,冒这个险做什么。
萧哲捋了一番后,权衡了当中利弊,踏出一步:“父皇,儿臣愿与二哥一起增援西北!”
上次萧妤出嫁蒙阳,萧哲与萧吉争夺送婚使,萧哲得了便宜,此次,他不与萧吉相争,换了个说法进局。
萧琛对两个儿子的表现,还算满意,至少不缺勇气。
萧琛开口道:“两位皇儿去也好,不去也好,朕先问两位皇儿,此次北辽国入侵西北六州,咱们是守城,还是进攻?”
群臣心想,殿下这是有意为难两位皇子,这题,那几位上将军都不一定能说个明白,两位才十六的皇子,如何作答,待二人答不上来,殿下以此,劝退二人,指出二人的不足,又不伤他俩的锐气。
萧吉先瞧了眼弟弟萧哲,率先开口:“父皇,西北六州的三位将军,皆是伯父旧部,征战沙场多年,将指挥权交给三位将军就成,孩儿无沙场经验,若出言,八成是添乱。”
萧琛瞧向萧哲,问道:“哲儿你呢?”
萧哲答道:“儿臣的想法,与二哥一样!”
萧琛颔首:“那这样,让不让你兄弟二人前去西北,现在不做决定,两位皇儿,散朝之后,去收集各方情报,研究兵书,过些时日,朕再出题,若你二人能让为父满意,就让你二人去西北!”
两位皇子答道:“儿臣领命!”
左巍心中颇有些不悦,殿下这是一碗水端平,两位皇子,不偏不倚,这立储之事,何日才能再提!
萧琛又道:“祖老将军,你前些日子,在逍遥公那里受了委屈,增援西北六州之事,就让右威卫去!散朝之后,你回营聚集将士,择日开拔,增兵西北六州!”
憋屈数日的祖老将军喜道:“老臣领命!”
此次换了凌德讲话:“殿下,祖老将军的脾性,与苗将军撞上,两人谁也不服谁,这仗还怎么打?”
萧琛吐了口气:“既然爱卿都问了,那朕也就不瞒了,各位将军谁也不服谁,朕只能御驾亲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