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重复着重复(2 / 2)
“父皇在二十八岁之时,肃清了宗室之害,扫清了朝中林立的党派,尘埃落定之后,他一人坐在甘露殿外,望着星空,自酌自饮,母后领着我们兄弟去见父皇,那时,皇兄十二,我刚满十一,父皇望着星空,与母后讲了一段话,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待我年过四旬,才解了父皇话中之意。”
“母后是最能理解父皇的人,他与母后说,纵观历史,王朝更迭,交替之时,起义之士,不计其数,不论成功,亦或失败,他们开始之时,不想成为前人,可到最后,依旧成为了前人,父皇问母后,他会成为前人吗?”
萧珉目视江柏:“你懂我父皇话中之意吧?”
江柏想起了黑格尔那句话,下意识脱口而出:“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学不会任何教训!”
这句话对不对,江柏不知道,江柏也从不相信片面之词,他只信自己看到的规律。
萧珉摇了摇头:“此话太片面了!”
萧珉呼出一口浊气,又道:“历史,不过是重复着重复着重复罢了,父皇,他想跳出这个重复!”
“而你!”萧珉着重强调“你”字,“有本事让历史跳出这个重复吗?若没有,你生这怜悯心,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此刻,江柏第一次正视萧珉,这个老无赖,所拥有的智慧,没被这个时代所束缚。
江柏收起心思,大大方方得承认:“我没这个本事,我做事,只求问心无愧!”
萧珉问道:“你想帮他们一把?”
江柏毫不犹豫的点头。
“心中已有所计较?”
江柏再次点头。
“想要哪些人手,自己点去!”
江柏第一次表达对靖王的尊重,施礼道:“多谢殿下!”
离了萧珉的车舆,江柏驾马跟随在了筠儿车舆旁。
筠儿见了江柏,立马道:“好哥哥,刚才讲到出征方腊了!”
“话本不急,迟早会讲!”江柏驭马跟随,“筠儿,你可曾吃过海鱼?”
口中的爆米花不香了,筠儿期待得望着江柏:“有海鱼吃?”
江柏先是摇头,又道:“不过啊,你帮哥一个忙,以后,我带你去海边吃!”
筠儿喜笑颜开:“好啊!哥要我帮什么忙?”
“帮哥催生一些粟米!”
筠儿不管江柏用意,答应道:“好!”
旁人多多少少在猜测江柏此行的用意。
杨霜一路听江柏讲《水浒》,江柏因此暴露了自己的秉性,杨霜询问道:“长青小兄弟,催生了粟米,打算施给沿途南下的百姓?”
江柏答道:“虽说秋收刚结束,但所获粮食,尽数被收作了军粮,赵国坚壁清野,来年没了小麦收成,粮价势必已经上涨,途中百姓能带多少粮食?这天下之人,所做所为,只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我行此举,亦是此理。”
杨霜闻言,惋惜道:“可惜小兄弟之心不在朝堂,以小兄弟的玲珑心,进了朝堂,大有作为!可惜啊!可惜!”
惋惜之后,杨霜又补充道:“小兄弟有此善心,杨霜自愿留下帮忙!”
江柏对杨霜表示感谢后,又道:“还请杨大儒,寻块木板,把施米之事,写在上面!”
行嗔等人,听闻此事,纷纷表示留下帮忙。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江柏带着筠儿上了田埂,到了无人耕种的良田上,动用规则之力,大面积催生粟米。
为了多获取一些粟米,筠儿这位离宗师境界只有一步之遥的高手,被累得精神萎靡,江柏背着她回车舆,她伏在江柏背上,就睡了过去。
数块木板被立在了官道之上,上书:“战,非吾所愿也;离,非吾所愿也!今,两国对峙,百姓流离,吾心悲乎,然,自吾登大宝,心中所愿,四海无战事,百姓有余粮……”
这段文字,源于萧琛给天下的布告,江柏本不打算用梁国皇室的名义布施,是因萧珉与他讲的那段话,这才做了改变。
此次布施,花了江柏等人三日光阴,待他们追上萧珉,已快到了赵京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