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回京(1 / 2)
翌日,早膳。
欢喜姐弟各捧着一碗粥,没因一夜时光,心情好转。
江柏与二人道:“菩萨小姐与光头大人已离家许久,同样思念爹爹和娘亲,咱俩打算,先回家,再想办法,到赵国境内,打探你俩族人的消息,你俩随我们去梁京?”
姐弟二人,霎时泪眼汪汪。
行嗔看不下去了,道:“你俩的身份,跑到赵国去,的确多有不便,和尚去跑上一趟!”
语毕,行嗔加速消灭食物。
江柏道:“大和尚,你拿着算盘子,问一下赵国境内的匪人,赵国官府那儿,你别抱太大希望!”
行嗔不解:“官府为啥不愿帮忙?”
“咱们帮姐弟俩寻族人这事,若在赵国境内传开,不就等于梁国在收买赵国的民心,他们的官府,不会帮此忙的!”
行嗔气得骂了句娘。
早膳之后,江柏领着欢喜姐弟,去了寻人中心,留下姐弟的去向,随后与萧妤,启程返京。
行嗔驾马出了北门,往赵国去了,继续打探姐弟族人的讯息,佛门属于中立势力,赵国没理由阻拦他入境。
这一行,欢喜姐弟与萧妤的心情正好相背而行。
欢喜姐弟出发时,皆闷闷不乐,随着路程,时间安抚了二人,心情逐渐好转,反观萧妤,出发时心情如常,越接近梁京,心中越是苦闷。
萧妤与慕容迈并无多异,一个身为大皇女,一个身为世子,从小被人灌输观念,身为皇女(世子),你要如何维护皇室(王爷)的颜面,这不让做,那不让做,造就了二人行事之时,顾虑重重,怕让人产生不满。
民间以为,嫁女如泼水,娘家人不派人去接,怎可私自回娘家?自己未去奔丧,又回了京城,不知朝堂上的心眼子与民间会如何说她?
还是与江柏出去撒欢舒坦,想说啥说啥,想干嘛干嘛,哪来这么多顾忌?
思索至此,萧妤向车窗外望去,江柏驾马伴随,正与她讲一个叫《三国演义》的话本,排遣途中的寂寥。
京城越来越近,萧妤话越来越少,欢喜姐弟,在江柏的指引下,伴在萧妤身侧。
江柏长吐一口气,叹道:“至此,三国归一统!”
语毕,江柏拿起水囊,狠狠灌了一口,江柏讲《三国演义》时,用的朗声,不单单让萧妤听清,更让随行之人听清,消遣赶路的寂寥与疲惫,口中可苦了,都长了溃疡,还好有淑婳妹子在,不然,他可不敢如此不要嗓子。
萧妤听闻话本结束,评价道:“那曹操,话惊人之语,只可他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他,如此之人,怎得民心,民心不可得,天下不可得!”
“再说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话过誉了,他不过就是一帮……”萧妤突然止住话语,改口道,“他是一个为了自己利益,什么都能忍受的人!”
口中含水,解口中之苦的江柏,知道萧妤为何改口,她本想说,孙权不过是东吴一帮官绅间的粘合剂,这帮人皆为自己利益罢了,心不在天下。这番话出了口,势必得罪随行的公子兵,这才突然改口。
“倒是刘备,在徐州时,爱民如子,百姓见他败退,愿举家跟随,我以为他会夺得天下,怎知到了西蜀,视西蜀百姓为工具,生产活动皆为光复汉室,百姓不是中原之人,打仗怎肯出力,最后失败,不足为奇!”
江柏咽下口中之水,运起马屁功:“公主才智卓绝,卑职只当成个故事看,公主却有此真知灼见,卑职对公主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
“闭嘴!”萧妤喝停江柏,这家伙,那般聪慧,居然用这话恶心自己。
萧妤追问道:“大晋朝的故事呢?”
江柏不想再受罪,当即道:“话本到这里就结束了!”
萧妤闻言,自语道:“司马一家,皆是有才之人,但才不在社稷,皆用于争权夺利,想来,晋朝政权未持续多久,百姓没过上安稳日子!”
歇着的江柏,回忆了一番晋朝历史,与萧妤所讲相差无几。
……
又行了两日,梁京的轮廓,出现在了视野当中,这一刻终于到了,不知萧妤心情几何。
江柏心情却是万分澎湃,这一趟,一走数月,对爹爹娘亲,还有可人的小妹,甚是思念,骑在马上的他,嘴角不自觉上扬。
此刻,已是日薄西山,残阳浮云美不胜收,江柏大叹这光景,萧妤却心道近黄昏。
队伍进了城南附郭常安,在百姓的瞩目中,往明德门去。
江柏遥望城楼,冲凤驾内喊道:“公主,你瞧瞧城楼上是谁?”
萧妤想起了她与江柏的赌约,听闻他这口吻,想来是他赢了。
萧妤掀起凤驾车帘,走将出来,见城楼上站满了人,那领头之人,正是父皇,萧琛领着整个皇室成员,来接她了。
萧姝见萧妤走将出来,扯着嗓子,大喊道:“姐姐!”
萧妤感到眼角湿润,为了不失态,回到了凤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