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首诗(1 / 2)
是殿下改变了她的面容,同时也即将改变她的人生。
她很激动,但是不知怎么表达,此时众女已经围了上来把她挤到了旁边,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坚定誓死效忠的决心。
很多人都是第一见到这样的镜子,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并不像铜镜那般模糊。
金小小还是很有商业头脑的,第一时间就问叶空,这个东西是否可以量产,如果可以的话,又如香皂一般可以大发横财,毕竟每个女人都想美,可是能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就只有这种镜子。
叶空的答案是,可以。
金小小又不顾形象的冲上来,抱着叶空亲了一口。
结果叶空还没反应呢,小环就不服气的也上来亲了一口。
唐诗心想:“我怎么能落后呢?”上来也亲了一口。
兰馨月还以这是赐予奖励的礼仪,是竹叶国的风俗,于是也亲了一口。
红袖早都想这么做了,这么好的机会哪能错过,亲了一口,还用那挑逗的声音说了声,谢谢!
这下沉底坐实了这种礼仪,于是,得到镜子的每人都上来亲了一口。
叶空的脸都红了,不知道是害羞的还是被亲的太多吸红的?
尴尬的场合被人打断,陈向及时来救场:“等下时间到了,我们出发吗?”
叶空一听送了口气,喊了一声出发,率先前行出了城堡。
叶空,小环,唐诗,紫依一辆马车,兰馨月,兰心玉,苏双双,苏菲菲一辆马车,红袖,秋菊,春梅,小芳一辆马车。
叶空本来是安排兰馨月和他坐一辆车的,谁知她想和兰心玉叙旧,去了另一辆车。
陈向带了30名护卫军便衣骑马跟随,一路上安全。向东的大道已经修了20几里了,这速度还是很快了,以前需要三个小时的路程,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山口了,这主要是,后面离开了主路,行进的速度变慢了的原因。
前面的路马车无法行走了,众人只能步行,带了几匹装货的马。
好在本来就是春游的,这里的山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吸一口空气,还有泥土的芬芳,前方的山岭如一面宽大的墙,阻挡在前方。来到山凹处,刚才的山岭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如剑一般狭长而锋利。
叶空修改了苏轼的一首诗,大声朗诵出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晓春风可敢渡,杏花开入杏花村。”
“好!好诗!殿下大才。”陈向拍手叫好。
叶空看了看众女,她们也是满脸崇拜的样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还是不想让自己难堪,纷纷都鼓起掌来。
叶空抄诗还行,写诗那就算了,只不过刚才看到这山岭的形状,忽然就想到了苏轼的《题西林壁》。
那前两句太适合了,不自觉的就想念出来,可是后面两句就要自己编了。想到此行的目的地,脱口而是了后看两句。
唐诗重复着这首诗,看着两侧的高山,解释道:“前两句描述了此山不同的形态变化。此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此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体现出了殿下现在担忧的心情,不知道山中的气候是否与山外面一些,春天已经到来,山中的杏花村是否已经开满了杏花?殿下是在比喻什么吗?谁是杏花,谁是杏花村?春风是指的时机吗?这首诗有点像是情人在等待,渡过艰难险阻之后,进入对方的心里吗?”
旁边本来没觉得这诗有多好的兰馨月,听到唐诗后面的解释,对号入座的想到了自己。
想起自己做的梦,想起叶空给他讲的十年的轮回:“难道,他这首诗在写我?我就是杏花村?他要借着返回十年前这股春风,走入我的心?难道这是写给我的情诗?”
而小环也有自己的想法:“殿下就是进入了杏花村后才开始改变的,杏花就是他的理想,杏花村就是西沙城。他不断的拿出新发明,就想建造好自己的城市,春风就是时间,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完成这个理想,以后遇到艰难险阻,入眼前的山峰一般,他也没有自信能坚持下去。”
都说男人与女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果然,陈向想到的就和她们不一样,什么抒发感情,才不是呢。
每人的特点不一样,与殿下的亲密程度也不相同,有很亲近,有的很疏远,有的身份高贵,有的身份平凡。
后两句就很明显了,不晓春风可敢渡,杏花开入杏花村。殿下的意思是:你们不知道殿下已经发情了吗?小心他控制不住发飙,闯进你们的家里去。
“殿下这是进了杏花村,就要一网打尽的节奏啊!这么多女人,身体扛得住吗?”陈向抖了抖,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