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没有选择的踏顿(1 / 2)
“当然是杀了以绝后患。”太史慈毫不犹豫的说道,而后忽然恍然大悟。楼班虽然掌控了三韩之地,可他如此凶残的控制了三韩之地,也是无奈之举。
在乌桓,面对实力强劲的踏顿,楼班根本无力应对。迫于无奈,他只能在严寒之中,选择出兵。否则,他只能被踏顿以抗拒大单于命令为由,被直接处死。
至于乌仆延,他是当初一力促成了和袁绍合作的人。在乌桓内,应当也是被排挤的人。毕竟十五万乌桓大军,若是能够掳掠走刘协,或者是杀了刘协。
恐怕袁绍那边的反应,就不会这么平淡了。
若是袁术称帝之后,作为大汉正统的一国之君刘协,却被外族所杀。这其中就可以做很多文章了,而这些文章,自然无一例外,都会对袁家有很大的好处。
比如说,袁家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家。要不然为何袁术一称帝,刘协就死了?
再比如说,汉室气数已尽。先前刘辩被杀,如今刘希又被杀。堂堂皇帝,却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这样的大汉,又如何能够保护的了普天的黎民百姓们呢?
然而声势浩大的十五万大军,却被于禁以区区一万青州兵,加上几千新兵蛋子,给拦在了平原城外。若非刘协等一堆猪队友的神操作,打乱了于禁的布局。
恐怕平原城破之日,和刘奇大军赶到之时,不会相差太长。
之时这一切都只是如果,于禁虽然城破,却拼尽全力,为刘协的逃走争取到了时间。在乌桓追兵追上刘协的时候,刘奇大军也终于赶到。
也宣告了袁术妄图通过外族斩杀大汉皇帝刘协,来削弱大汉威慑力的行动彻底失败。同时也宣布了,乌桓想要借助袁绍,完成在草原上的逆袭这一计划以失败告终。
失败就要承担后果,十五万大军一个不剩的全部永远留在了大汉的土地上。而且是以失败者的身份,留在了那里。
这样的后果,需要有人来承担。而乌仆延,就是这个承担者。他得了袁绍的好处,可最终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
所以乌仆延和楼班一样,因为各自的原因。成为了乌桓族内的特殊存在,在楼班迫于踏顿的威慑下,只能在寒冬腊月率军出征。
也只有乌仆延跟随楼班一起,不是他积极。而是他知道,若是继续留下来,他的下场不会比楼班留下来好多少。
只不过乌仆延不知道,踏顿有心归顺大汉。同样的,楼班也是如此。现如今的大汉虽然内乱不止,却依旧不是分崩离析的草原蛮族所可以窥视的。
从最开始的公孙瓒,公孙度,到后来的刘奇,公孙续。不管幽州和辽东的掌控者是谁,对待外族的态度都是极其的一致——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这个口号,是这一系列大汉北境最近几届掌控者们一直尽心恪守的。尤其是在经历了乌桓大军绕道并州,入侵平原之后。
刘奇对待乌桓的态度更是狠辣到极致,对乌桓直接使用了超前了千年的经济封锁。这一手相当于直接掐住了乌桓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