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镇国候(1 / 2)
后院起火这种事肯定是不能发生的,林牧云解释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新州的人不是敌人,也不要把他们变成敌人,而是应该实施积极政策,把他们变成同胞,只要他们不折不扣的拥护大殷朝廷,就不怕北方敌对势力卷土重来。
多一个敌人和多一个朋友,这个问题不需要林牧云过多解释,这些老谋深算的大臣们都懂。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可是,给他们那么多好处,大殷百姓怎么办?”陛下好奇问道,但是他的语气从质疑变成了请教。
“小了,格局小了。”林牧云一本正经说道,“我们不能只用付出来衡量此举,因为新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那里推行新法,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地方多半是戈壁荒漠,开垦一块田地都难,能有什么收获?”陛下继续问。
“举例说明,位于东北的晋国割让的土地是最肥沃的黑土平原,那地方自不用说,绝对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而像前卫国割让的两块地来看,大多是草地,也有些许戈壁,这样的地方用于发展养殖业最妙,到时候可以派人去越州云城草畔村向三殿下学学养殖技术,转到新州发展。猎国割让的一块地基本就是戈壁荒漠了,不过,不要小看了这些沙地,沙地昼夜温差大,种植水果最佳,许多瓜类都可以在戈壁地区种植,而且种出来的质量远超其它地方,对瓜果产量的提升亦或者糖类生产都有很大的帮助。”
林牧云做了明确的分析,满朝文武听完都表现出震惊,有些名词没听懂,不过听起来应该是好的,如果不是林牧云亲自说,他们很多人可真就以为割让过来的几块地是种不了的荒地。这么一听,指不定真是林牧云所说的宝地呢。
“这么说来,你有更好的策略?”陛下笑问。
“不知道算算更好的策略,只是草民的一个建议,建议陛下对新州百姓施恩,在那里大力推行大殷制度,特别是新式制度,开展教育,让新州百姓认同大殷朝廷,心甘情愿为大殷的发展尽心竭力,同时,加强新州与大殷原来各州的联系。另外,有必要给予新州百姓与大殷百姓同等的权利,允许他们参加科举等等。”
林牧云这话一出,朝堂之上尽是哗然。大家议论起来,认为林牧云建议是个好建议,但是实施的成本太大了,而且,这样做,对大殷百姓会不会不公平?再怎么说,新州人原来也不是殷人啊。
“额……宁相,你怎么看?”陛下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问宁相。
“臣认为,林牧云说的很有道理。而且,臣在此补充一条,允许新州百姓进入以前的大殷土地,允许彼此通婚,尽快成为一家人。”
宁相已经站在林牧云那边了,如此一来,陛下就拿定了主意,可以采取林牧云的建议,把新州发展成为大殷北方的天然屏障。
既然陛下和宁相已经有了答案,其他大臣再如何认为不妥也不用多说了,因为这是林牧云的建议,林牧云总不会对大殷不好。如果这个建议是其他人给的,传出去之后天下百姓不会有一个人同意,但是如果是林牧云给的,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相信林牧云。
“好啦,新州的问题告一段落,现在来聊聊,林牧云的事情。”陛下话锋一转,又把大家的注意力放到了林牧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