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师说(1 / 2)
“咳咳。”林牧云收敛了笑意,鲁知恩本想借自己的面子为林牧云开脱,摆平几个先生的怒火,但是林牧云摆摆手,意思是说他自己处理,“院长前辈,晚辈在此先声明,晚辈对您是十分尊敬的,您对大殷的贡献我等晚辈皆有目共睹。”
老院长一听,林牧云讲的挺好的,虽然不知道他说自己有什么贡献,但是好听啊,说得好听就行了啊。
随后,林牧云走到高台中央,对在座的各位先生道,“各位先生,晚辈虽然侥幸夺得文魁阁第一,但是并不代表晚辈不需要再继续学习,各位先生认为,晚辈在文学方面已有大成就,任何谦虚话语都是对各位的讽刺,那么不妨听听晚辈的心声?”
“心声?你有何心声?”刚才发话的先生问道。
“还请上笔墨纸砚。”
林牧云要笔墨纸砚干嘛?众人不解,鲁知恩与承皇后也是不解,不过院长同意了,很快,高台中央就摆好了书案,书案之上乃是上好的笔墨纸砚。
“最近我书写甚多,手有些疼痛,书写比较困难,不知在场何人可替我代笔?”林牧云问。
代笔?
就是和林牧云合作写作呗。台下学子反应过来,一片沸腾,林牧云扫了一眼,目光落到了聂轻柔的身上,心想这妮子也在这里,那就她来吧。
林牧云的手指落到了聂轻柔的身上,台下举手最不积极就是她,聂轻柔当时还愣了许久的,可是她注意到旁边男男女女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又莫名满意这样的结果,干脆就上了台。
“我念一句,你写一句,不会写的字直接通假就行了。”
林牧云对聂轻柔道,聂轻柔不服,什么啊,本姑娘也是读过几年书的好吧,怎么会有不会写的字?
说好,林牧云就对几个先生已经各位分别做了一个礼,随即就念: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