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面圣-体(2 / 2)
“说完农和工,就该聊聊商人的作用,商人的作用主要是原料与产品的转移,比如,南方的稻谷和北方的小麦,北方人能够更容易吃上南方的稻谷,是因为南方粮商把稻谷运送到北方售卖,如果商人不存在,北方人能够吃到稻谷吗?南方人又能吃到小麦吗?同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如果没有商人输送,这些产品卖不出去,制作产品的人当然也赚不到钱,没有钱,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大殷就不可能富起来。”
“有道理。”
“好像的确如此啊。”
“这……太不可思议了。”
众大臣议论纷纷,可是每个人都在犹豫,也许只是林牧云说的好,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顾临渊坐在龙椅之上,陷入了沉思。自古以来,都是以农民为主的,一般而言,农民稳定,容易管理,工人商人流动性大,而且屯财严重,难以管理,为了方便管理,朝廷自然是不愿意让百姓从商的,而且,传统圣学也严厉批评从商屯财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
“林牧云,你说了这么多,那解决方略是什么?”顾临渊问。
“回陛下,臣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大家明白,士农工商,四个群体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全是商人,也不能全是农民,社会需要分工,分工明确,做事效率才会高,既然四个群体都如此重要,朝廷就应该推行公平对待的政策,即士农工商,四体并进。”
“士农工商,四体并进?”
“对,即对四个群体一视同仁,借用小人在梦境中遇到的一位伟人说的一句话,黑猫白猫,能找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士农工商,谁能让大殷强盛就应当鼓励,而不是带着偏见一味打压。”
“陛下,臣认为不可。”一个老臣站出来说,“追求仕途才应该是大殷年轻人的正途,如果四体并进,年轻人都去追求财富,我大殷岂不是乱了?”
“陛下,臣附议。”另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若真如林牧云所言,四体并进,农人不事农桑,去当了工人亦或者从商,农人不足,岂不是要荒废更多田地?粮食不够,大殷甚危。”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一个个大臣站出来,他们都认为林牧云所说的四体并进不行,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原本听林牧云说得热血沸腾的顾临渊一时间又犹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