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上城行(1 / 2)
文历七年正月初七,越州云城。
春节已过,节日氛围久久不退,云城的烟火璀璨夺目,连续几个夜晚络绎不绝。林牧云也是亲身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春节,逐渐的有点了解了这个时代的人对节日的向往,以及节日对他们的意义。
云城的春节虽好却没办法留住林牧云,倒不是他不愿意留下来,而是圣旨就在那里,再不出发,恐怕就赶不上大朝会的面圣了。
临走之前,林牧云去了一趟云隐山,那里是云隐山产业开始的地方,就算现在在西岭县屋头岭开了多个工厂,云隐山也依然是林牧云手底下产业的总部。
此去京城不知要呆多久,林牧云倒不怕这里的产业负责人管理不好,而是担心三月份回不来,错过了寻找雄性不育株的绝佳机会。
跟负责寻找雄性不育株的人交代了很多,具体操作流程也都说了,就是找到这种稻秧之后就把它周围的稻秧清理掉,以免异花授粉,功亏一篑,负责此事的人纷纷点头,称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本想着应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吧,可是时间真的有点紧,再多的事也得等回来之后再处理。
大概大概吧,时辰已到,该出发了。
林焕和向鱼送林牧云到达北门,路上林焕还跟林牧云说京城也有一个宅子,是以前买下来准备找个机会去那边玩的,结果种种原因都没有用上,搁置多年,这段时间已经传书过去让人打扫了,到那边直接住下就行。
到达北门的时候,人山人海,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一打听才知道是云城受了林牧云恩惠的百姓自发前来送行,送行的队伍里面不乏西岭县的人,他们怀着热忱齐声恭送少爷,祝少爷一路平安,满载而归。
说实话,此情此景让林牧云十分感动,不由得红了眼眶,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就只能低着头躲在车厢内,一言不发。
林府上下和云城百姓送林牧云到北门几里路之外方才停下,他们都知道,林牧云去京城需要面对的事情更多,那可是面圣,有资格面圣的人将来必然是位高权重者。
没有一个人认为林牧云不配,如果林牧云不配面圣?真不知还有谁配。
秦岭以南没有雪,就算有雪也不至于把大江大河冻得不能行船,所以越州到苏州这段路程是可以走水路的,后面就没办法了,只能走陆路。
林牧云一路上都在领略沿途的风光,有些地方热闹,有些地方幽静,年节还没过完,官道行人较少,沿途的客栈生意比较冷清,不过他们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元宵之后,各种各样的商队会让这些官道热闹起来,届时,这些客栈就可以大赚一笔。
林牧云发现大殷的商业活动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发达不少,官道四通八达,可以保证商队的畅通。
这么好的商业基础竟然没有大力发展,显然有些不够聪明了。朝廷每年都在哭诉国库空虚,税收太少,却没想过主要的税收并非来自农民,而是这些奔走全国的商人。
国家不重视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于所谓的圣学认为商人重利,屯财,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所以当商人是不会被主流思想看重的,反而是那些读书人,本身很难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作用却被人人追捧,这样的社会确实很难走向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