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1 / 2)
在等录取通知书的这段时间,两人商量好了一起回一趟小前村。
回到小前村,余苏感觉村子比离开的时候更有朝气了。
和蔡芬说起了村里的变化,最值得高兴的就是村卫生所合作社被公社重点表扬了,因为每年都为村民创收了,且一年比一年好,村民高兴,村委高兴,公社也满意。
余苏离开的时候经柳大夫的同意,把合作社的管理权交回给了村委,毕竟柳大夫年纪大了不想他劳神。而抓质量的事就交给了余苏带出来的药检组的三位知青,他们有文化,学习得快,和村里的各种复杂关系也少,可以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村委会去公社开会回来后通知的分田,也就是余苏印象中的包产到户,不想这么早就有村子执行的。
分田的事已经定了,但是怎么分,村委还在讨论。
蔡芬问余苏的意见,余苏想也没想就说这是好事,干自家的活肯定要比干公家的活更卖力,挣多挣少那都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不过种田辛苦,其实余苏是希望两个哥嫂子做生意后,父母可以跟着去县城的。
余粮夫妻现在只得了一个闺女,蔡芬带着在乡下。
他们两口子则已经去县城开饭店了,地址是吴大姐给介绍的,离纺织厂不远的一个小院子,把院门子一扩建,就是个很好的门脸了,院子里摆上两张桌子就能开张。租金六百块一年,不便宜,但是得了余苏的信后,一家人都很支持余粮夫妻自己开饭店。
院子前后一起有4间房能住人,蔡芬两口子如果去县里也住得下。
余糕因为工作后和妻子聚少离多,暂时还没生孩子,蔡芬听闺女劝也不催,日子还长着呢。
他还在家具厂,因为新厂长是以前的主任,是个税意改革的,余糕感恩当前主任的看重,暂时还不想离开。
每个人的选择,余苏没有多话,日子是自己过的,想怎么选都行,只要知道大家的日子都在慢慢变好就可以了。
余苏两口子在小前村住了才两天,村委就公布的分田的方案,因为每家每户的人口不一,所以按人口分地,小前村水田不多,山地不少,水田才分得八分地每人,但是山地有两亩八分每人。
余苏略算了下这种地的收成,比以前上工好,吃得饱饭还略有富余,可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