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返家途里论恩情(2 / 2)
无怨无恨,亦无男女情爱。
只有着对两个孩子的深深不舍和牵挂。
她紧了紧手中软若无骨的小手。
鱼儿似有感应,抬起头看她,一张小脸脏兮兮的,头发散乱,扎的包包头都没法约束那些有想法的毛发。
她无端地记起穿来第一天,小丫头就差不多这么个形象,伤心着喊娘,扑进自己怀里哭得嗷嗷叫,无比委屈的样子。
她不禁想,若是当初村里众人能对她们多些关照,原主是不是就能多活一阵子……虽然那会她已然是病体难愈。
面对胡得贤的歉意,她不说接受,也不能说拒绝。
她没这个权利。
而有这个权利的人,已经香消玉殒。
她不想再去思量人性的善恶。
村正固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他没有害人之心。
她看着胡得贤惭愧的神色,只说:“村正别再挂怀这事了,过去了。”
过不去又怎的?人又回不来。
她想起黎世熹向她提起过的,“再说了,世熹跟我说,在您家里人看不见的地方,春山兄弟接济过我们娘仨,这孩子现在都还记得这份情呢。”
要不怎么说,黎世熹心里装了太多事呢。
这孩子平日里看不出来,但总会在某一瞬间让人觉得心疼不已。
他把绿水村上所有给过他们吃食,接济过他们的人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在黎长乐身体好了以后,再一一回忆给黎长乐听,她把名字都记了起来。
她对他说,有能力的时候,她会力所能及地帮人一把。
以此多少能减轻孩子内心的负担,不然他会觉得是他欠了人家的,不能释怀。
胡春山亲娘把着家里的银钱,胡春山怕亲娘多话,当初是偷偷挑了两担柴火放在小院门口,敲门让黎世熹拖进去的。
还有两次,他爹心疼他去镇上做事,怕他饿着肚子扛重物,每日让白氏多做了两个粗面饼让他揣怀里带去。
黎世熹在村口不远的地方遇见过他两次,两次他都往他手里塞了一张饼。那饼足有两个成人巴掌大,虽然少油无盐,但是胜在大张。
一张饼,撕吧撕吧泡在滚水里煮烂了,够让三人吃一顿的。
但那以后,黎世熹避开了那个时间点,就没再遇到过胡春山。
不是不想要,而是不好再要。他知道村正的老妻白氏是个什么样的性情,万一有一天被发现,不单自己要被骂,还会连累胡春山吃好一顿排头。
胡得贤愣了半响,随即心下松了口气,稍微亮堂了些。
他这小儿,还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到底不是那市侩的大儿。
胡春山扶着胡得贤的手臂有些僵,他没想到这事黎世熹还说给黎长乐听过。
眼下亲爹也知道了。
他应该,不会挨骂吧?
当初是因为两个孩子上门寻求帮助,自己娘把人说走了,他觉得他娘不厚道,太过冷血无情,对于孩童没有怜悯之心。
恰好那阵子他爹娘天天给他开小灶,他就想着每日里接济孩子一张饼子,总归能让他们一大两小吃一顿,填得二三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