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长乐买地,世熹上学。(2 / 2)
书堂书堂,清一色的红木家具,墙上挂的画都是山水花鸟,大都是水墨画,一屋子书香卷浓的气息。
老伯出去了,没多久有个十二三的姑娘进来上茶,上完也无声退了出去。
黎世熹有些紧张,整理了下衣衫,以免衣冠不正,冒犯了夫子。
黎长乐抿了口茶,见他这样,也不由挺直了腰背。
怎么有种要见教导主任的紧迫感……
坐了会,厅堂外便有来人。
再坐着就失礼了,黎长乐站起身和黎世熹迎上前去。
这是位面目从容,气质儒雅的老夫子,离了课堂手里还攥着一本书,待走近了,鼻翼间还隐约绕着一股墨香。
“夫子好,打扰您授课了。”
两人规规矩矩向莫夫子行了礼。
“不不不,小友既是来求学的,老夫欢迎之至,又何来打扰一说?”
对方言语之间轻松随意,视线在黎世熹身上停留了片刻。
接着双方便坐下来互相沟通。
莫正德问了黎世熹几个问题,无非就是会不会认字,读了什么启蒙读物。
而黎世熹的回答令他很是满意,听说孩子还每日勤练字帖,更是抚着灰白的胡子笑得欣慰。
慕山学堂虽说是个人开办的私塾,但它是有一定名气的。
城里城外这块儿家有孩童要上学的,都是知道这家学堂的。
学堂现有20几名学生,这些学生也不完全是城里的孩子,好些是像黎世熹一样,从各个村子里去求学的。
只不过,入学第一关,莫正德自有一番考较。
但凡他来者不拒,那就不止20几名学生这么少了。
莫正德从座位上站起来,看向黎世熹,“今日就入学,可行?”
黎世熹挺了挺小胸脯,行至夫子面前,“是,夫子。”
莫正德给黎世熹理了理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而后,他朝黎长乐温言道:“此子,老夫就收作学生了。”
黎长乐顿时心生雀跃,向莫正德行了一礼,“有劳夫子费心教导。”
夫子捻着胡子笑得和煦:“放心便是。”
黎长乐跟黎世熹简单交代了几句,说好放学时间到了,冷一就来接他,如果没来接,就别擅自离开学堂。
黎世熹应了,“我会好好听夫子讲课,姑姑和鱼儿说,我很快就回去陪她……”
“玩”字刚要说出口,意识到一旁还有夫子看着,随即改了口,“陪她画画儿。”
黎长乐憋着笑,“好,姑姑帮你转达。”
于是,黎长乐放心离开了慕山学堂。
学堂一个月的束修900文,中午能加餐一顿。
上10天学,放一天假,农忙和节假日除外。
普通农户人家一天只吃两顿,学堂是考虑到好些学生是起大早步行赶路到县里上学的,要上一天课,难免腹中饥饿,没精神听讲,所以加了一顿午饭,不另外收银钱。
县里好些学堂不管饭,束修也没少收。
当然,学堂做什么,就吃什么,没得挑。
有家境优渥的学生,住得近的,都是回自家去吃的,束修也一律900文。
……
新入学的学生要行拜师礼,莫正德见黎长乐走了,便带上还有些局促的黎世熹走出小厅堂,往上课的讲堂去。
伺候茶水的丫鬟进来收茶碗时,发现客人落座的椅子旁的边桌上放着一只提篮。
她掀开盖布看了看,忙又盖了回去。
老太太今早去了惠济寺上香还没回,她先把这些物事收去后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