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铁骑归天都(1 / 2)
夜幕如墨,南宁郡王府内,天幕之上不见星辉,唯见一片混沌。府内布局精巧,假山嶙峋,流水潺潺,几株梅树傲立院中。即便在这深沉的夜色之中,亦能透出一股主人的高雅品味,似乎连月光也为之驻足。
此刻,南宁郡王的书房内却是灯火辉煌,暖黄的光晕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赵锦楼端坐在紫檀木桌前,一袭青衣,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他提起笔,轻轻沾了沾砚台中的墨汁,慎重地写道:“臣赵锦楼,自踏入南宁城以来,深感皇恩浩荡,但亦自觉诸多行事欠妥。对于太师接风宴的奢华铺张,臣心中愧疚万分,今特书此信以表悔过之意。恳请圣上体察臣之不周,撤回勇武军之令,使臣得以自由行动,继续效忠于朝廷。”
写完,他轻轻吹散了纸上的墨香,将这份奏折仔细折叠,装入一只精美的信封之中。随后,他步至门口,亲手将信封交给了一旁候命的官驿使者,郑重道:“此信至关重要,务必安全送达圣上手中。”使者接过信封,深深地鞠了一躬,连夜启程,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赵锦楼回到书桌前,再次提笔,这次他的笔尖更加沉重,因为他要写下的,是关于沈翰隐瞒军情、残害忠武军数万将士的惊天大案。他字斟句酌,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因为他知道,这份奏折一旦送出,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笔尖在纸上飞舞,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的愤怒和悲痛。终于,奏折写完,他放下笔,深深地叹了口气,心头如同压了一座山。
他走到窗前,点燃了沧浪斋的信号烟花。那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犹如一朵朵盛开的火焰之花,照亮了南宁郡王府的夜空。
不久,一名沧浪斋的弟子匆匆赶来。赵锦楼将奏折郑重地交给他,低声嘱咐:““这份奏折,请沧浪斋务必加急送往天都城,事关重大,不能有丝毫延误。”弟子接过奏折,深深地看了赵锦楼一眼,点头应允,转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赵锦楼立于窗前,目光追随着那名弟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既有无尽的担忧,也有坚定的决心。即便前路漫长而艰险,他亦无惧无畏。他知道,自己将会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最后揭开所有的秘密,为那些无辜受害的忠勇将士们讨回一个公道。
在赵锦楼离开南宁城的那些日子里,赵锦云和夏岁欢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亲近。据李淮与陆寒轻所言,赵锦云几乎是日日都栖身夏府之中,二人笑称这小郡主已经把夏府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陆寒轻更是注意到,赵锦云的身体似乎比之前要健朗许多,甚至能够帮忙做一些繁重的体力活计。后来凌玄提醒,她才发现赵锦云的小秘密。
岁末将至,赵锦云兴致勃勃地提议邀请夏岁欢与夏岁安兄妹来王府一同过春节。赵锦楼心中虽有些顾虑,担心夏氏兄妹因公务繁忙而婉拒。但看着妹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他不忍拒绝。在赵锦云的撒娇纠缠下,赵锦楼最终答应了下来,派人前往夏府送出了帖子。
新年之夜,南宁城内的王府灯火通明,高悬的彩灯犹如繁星点点,将整个王府映照得如同白昼。随着鞭炮齐鸣,清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年夜饭正式开始。席间,珍馐美味琳琅满目,佳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赵锦云与夏岁欢一同观看了府外的烟花表演,她们手挽着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到席上,众人围坐一堂,觥筹交错,举杯畅饮。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夏岁欢与夏岁安因公务在身,不得不提前离开去城中巡逻。赵锦云虽然年纪尚小,但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坚持守岁。随着午夜的临近,困意渐渐袭来。她轻揉着睡眼,打了个哈欠,对赵锦楼说道:“哥哥,我困了,想去睡觉。”
陆寒轻闻声走来,柔声说道:“好锦云,陆姨带你去休息。”她牵着赵锦云的手,送赵锦云回屋休息。
凌玄向来喜欢清静,早早地就离开了宴席。赵锦楼知道他的习惯,也没有多问。最终,唯余他与萧昕二人,围炉守岁。
两人围炉而坐,相视一笑,火光跳跃在两人的脸上。赵锦楼看着跳跃的火焰,轻声问道:“萧昕,新年将至,你可有何愿望?”
萧昕的目光凝视着火光,眼中掠过一抹坚定之色,沉声道:“我希望能够为阿爹正名,让天下人都知道沈翰的罪行。我还想尽快查清洵王之死背后的真凶!”
赵锦楼点了点头:“汝之所愿,亦我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