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敲门客3(2 / 2)
这类故事在朱军义上学时比较流行了,因为还有印象,所以今天他特意请假到市图书馆里找了找,官府委托专家们调查的结果是那时正是世界大战过后的二十多年,经济危机又出现,所以社会有些混乱,因此出现不少溜门撬锁还有绑架掳人的事,也是因为后来一个为人廉洁的县长因为居住的房子所在地区不太平,他家儿子被绑架撕票了,上头震怒,才专门搞个调查,但是相关的传说故事已经流传开来。
因此调查报告作者义愤填膺地表示要破除愚昧谣言、强化治安,不能让悲剧重演,所谓匹夫有责,尤其是华国的知识分子们更要站出来引领百姓。将自己归类为知识分子的朱军义看完后就萌生出一种责任感,立誓要揭露这种所谓都市奇谭的本来面目,铲除这些神神鬼鬼的谣传,传播理性思维。
当然,这话也就是说说,其实是他被揭秘此类事件的那个作者的文笔煽动到了,等到热血劲头一过,朱军义马不停蹄地想办法应对。要不然呢,马桶不知怎么被冲了,烧鸡也被无声无息间霍霍走了,就算这脏东西只是想恶作剧,那也不能任由欺凌啊,否则非得精神崩溃不可。
他跑到市里的道宫,向曾经为厂里开光的那个道士求了几件“真”东西。
所谓道宫,其实是新顺试图整合国内宗教的失败产物:
为了应对外来挑战发展自身,同时破除宗教束缚,当年的官府合纵连横,特意选择自身理论费拉不堪的道教搞宗教革命,扶持其击破佛教、景教等外来宗教;
再把残渣剩饭确实能用的都塞到道教里面去,后期还急功近利、故意塞了个什么齿轮、活塞、蒸汽机等工业时代的元素,意图用这个激发本土的工业发展,最终只得到个四不像,还一度让那些死剩种借尸还魂。
不过世界大战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还是最终保住了道教的位子,还留下个不太好评价的习惯,就是工厂开光这类项目。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道宫几百年的声誉还在那,而且人家是童叟无欺,做的主题工艺品也不赖,在“怪力乱神”神秘概念浪潮回涌的当下,信一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朱军义右手就紧紧握着一枚钢制八角护身符,沉甸甸的有分量,上面花里胡哨的刻录着种种纹路,据说里面还有江城道宫几百年前的有为道士炼制丹药的炉鼎碎屑,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比什么人骨舍利子更好使。
有了依仗的朱军义自然有了底气,他这次可是买了八个护身符,周边也都埋伏着好不容易说服的朋友们,这敲门的到底是什么,马上就能见分晓了,他现在甚至有点小激动,这要是真的脏东西,说不定还能借此捞的一笔新奇发现项目的奖金呢。
。。。
李鹤瞧着目标的阵势,一时颇为惊讶,他是真没想到目标不仅没有慌乱无措、恐惧崩溃,反而是胸有成竹、好似认定能应付眼下的局面:
这华国的人胆子都那么大吗?怎么颇有种之前时间线中那些米国人作死的即视感,这就是大国子民昂扬自信的风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