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何大花的两个目的(1 / 2)
阎埠贵看着李承业坐在马扎上,戴着毛线手套,拿着鱼竿,在冰窟窿里钓鱼。
平均两三分钟一条鱼,而且还都是大鱼,一个上午,阎埠贵来回拉板车,已经跑了一趟,整整四口袋的鱼。
“承业,鱼差不多够了,咱们别钓了。”阎埠贵看李承业的钓鱼架势,真担心把河里的鱼钓光了。
李承业笑笑,“阎老师,现在物资供应数量有限,尤其是肉类,估计买到的肉,只够每桌一碗红烧肉,想再添点肉丝都难。”
“这鱼,是大河里的,无主的,谁钓上来,就是谁的。咱们多钓点,到时候做成不同种类的鱼菜,也是荤的。”
阎埠贵想想,点了点头,“说的也是,你家平时对四合院的众人也颇为照顾,现在过年了,估计每家每户,也会送点鱼。”
“这样一算,其实也没多少。我听说大花姐,还在发动四合院的女同志,给孤儿院的孩子做棉衣。没有足够的棉花,还托秦淮茹的父亲在乡下帮忙收兔子皮,做皮袄子,给孩子们保暖。”
“大花姐是好人啊!反正我见过那么多人里,大花姐最无私。”
李承业笑笑,他内心对母亲也非常敬佩,“我妈一直说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她觉得自己工资高,大的忙,她无能为力,只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孤儿院的那些孩子。”
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虽然妈妈守寡带着他,但他从来就不会因为没有爸爸被人嘲笑,也从来没有觉得没有爸爸觉得缺失,更没有造成心理上的不完整。
因为他的妈妈很伟大,既当爹又当妈,不仅教会他认真对待生活,也教会他心胸开阔,目光长远。
妈妈,是李承业最敬佩的人。
阎埠贵赞同,“是啊,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大花姐在咱们这一片,当真是一等一的好。”
此时的李承业还不知道,何大花的善举,在未来起风了之后,危急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阎埠贵又来回跑了两趟,把四口袋鱼送到四合院。
最后,李承业又钓了两麻袋鱼。
何大花正好找孤儿院的苗院长有事情,让李承业拉着鱼,一起去孤儿院。
苗院长看到何大花过来,而且李承业的班车上还放了两麻袋鱼,顿时眉开眼笑。
平时李承业钓鱼,也会送一桶鱼,或者更多,改善孤儿院的伙食。
“哎哟喂,有了这些鱼,孩子们又能过个肥年了。”
何大花笑笑,“我家儿子会钓鱼,吃不完,送来一些。”
孤儿院的孩子们都过来看鱼,也认识何大花和李承业,大方的打招呼,“何大姑,承业哥,谢谢你们。”
李承业笑笑,摸了摸几个男孩子的脑袋,“不用谢,都是好孩子。我教你们练武,都认真练了吗?”
“我们每天都会练,不信,你问院长妈妈。”一个大约十四岁的男孩,是孤儿院最大的,父母死于战火,从六岁就在孤儿院了。
他有同学是四合院的,得知同学跟李承业练武,也央求李承业教他们。
四合院的其他男孩子,还有一些女孩子,都想变强,也跟着练。
李承业每周当着抽出一个早上的时间,来指点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