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晋太子(1 / 2)
“嗯?你是何人?”
马文才眉头一皱,这青年竟然认识自己,仔细一看,似乎有些眼熟。
那青年恭敬地鞠首说道:“在下楚州秀才冯霖,半年前汪大人的文会上在下曾赋诗一首,得了马先生一句评语。”
听他这么一说,马文才想起来了,半年前户部侍郎汪咏举办了一场文会,此人曾在会上赋诗得了文会魁首。
那首诗自己甚是喜爱,还当众为其评诗,想到这,马文才的态度放缓了不少。
“是冯霖啊,你刚刚所言除害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且说来。”
“马先生可知近些天来玉京内名声大噪的话本故事‘射雕英雄传’?”
马文才点头,说道:“自然知道,我买过一本听客凭记忆绘写的射雕英雄传,虽不及现场听那春见楼说书先生讲来体会更深,但主体脉络却也熟悉。”
“此书说的虽然是武侠,但内蕴家国情怀,属实难得。”
“先生可知此书作者并非春见楼的说书先生?”
“哦?既然不是那说书先生,那是谁所作?”
“此书乃庆国说书大家何通何先生所作,那宁易趁何先生云游时将他所作的射雕英雄传盗走,凭借着此书在玉京内敛财揽名,实乃文人败类无耻小人。”
“我等此来便是请文院诸位先生大人出面将那盗书小人逐出玉京,涤荡大晋文风!”
说完,冯霖深深一拜,冯霖身后的许多人也都纷纷大拜高呼请文院出面涤荡大晋文风!
马文才眉头一皱,道:“此言当真?可有证据?”
“何须什么证据,射雕一书,其中种种岂是一个双十年岁之人能够写出来的?唯有何先生这般游览诸国,攥写诸多文章故事的大家方能有此阅历编写这等奇文,那宁易不过是一盗书小人尔!”
冯霖大声说着,身后的数十人也纷纷附和。
马文才仔细回忆射雕一书中所述九阴真经的部分经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
这等文章,非一代大家而不可着,确实不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能写出来的,而那何通之名他也有所耳闻,当下便信了八九分。
“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也罢,我便修书一封全了尔等念想。”
“多谢先生,先生高义!”冯霖等人大喜,齐声欢庆。
正在这时,一个中正的声音传来:“且慢,无凭无据只靠揣测岂能就此下定论?”
听到有人打岔,冯霖顿时大怒,而正欲转身的马文才也是脸色一沉,望着那出声之人说道:“足下有何不满吗?”
只见说话之人锦衣玄服,唇上有着一抹短须,面容周正,眸间带着一抹难以忽视的精气,任谁瞧上一眼都不会将他当成一个普通人。
在锦衣男人身后站着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似是护卫。
男的左右两肩各负一杆银色短矛,矛尖用布条包裹。
女的怀抱着一把带鞘长剑,剑柄处用金丝编成了一朵雪花模样。
两人一个背负双手笑意盈盈,一个怀抱长剑不苟言笑,一眼便知绝非寻常高手。
那锦衣男子淡淡的说道:“未曾不满,只是文道中人名节大于性命,文院行事岂能听得一面之词便断定他人盗书?阁下既是文院名士,不该如此糊涂。”
“你是什么人,竟敢这般辱我?”
那马文才听到锦衣男子所言顿时大怒,正欲发作便见到那冯霖急急地奔到那锦衣男子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