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合作和抵抗(1 / 2)
[大礼议事件,朱厚熜作为小宗入大宗的皇帝,当时的朝臣认为朱厚熜只有改任孝宗为父亲,这样才能够继承皇位!]
[古代的皇帝信奉身为帝统,死为庙统,皇帝死后有个专门摆放灵牌的位置叫做太庙,朱厚熜的父亲只是藩王,没有当过皇帝死后是不能进入太庙的!]
[朱厚熜却表示要让自己的亲生父亲进入太庙,从而和当时的文官集团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担任过明孝宗和明武宗两个时期的内阁首辅,到了朱厚熜在位的时期杨廷和依旧是大权在握!]
[于是这场大礼事件持续了差不多将近四年的时间,朱厚熜依靠张璁等人的帮助之下最终为自己的父亲争取到了兴献帝的称号,但仍然不能进入太庙!]
[而借助着这件事情杨廷和也正式下台,严嵩成为了新任的内阁首辅,严嵩和杨廷和的思想主张不同,杨廷和采用的保守正统的主流儒家思想,而严嵩则是忠实的心学学派人物,最终在严嵩的支持下兴献王王争取了睿宗的庙号,进入了太庙!]
[而朱厚熜在位期间,内阁和文官集团的崛起已经无可避免,朱厚熜也只能采用学说派系不同的方式来让文官集团分成两派从而制衡,后来的文官集团也从地域和学院开始划分派系,浙党,东林党各式的派系也逐步的出现在了文官集团。]
[但是皇帝也只能看着文官集团不断的做大,最终逐步地影响到了整个皇朝的发展,特别是后续有些皇帝不上朝也是因为对于文官集团眼不见心不烦,明朝后期文官集团已经完全的把持了整个国家。]
在场的众人在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之后,也不免感慨文官集团的疯狂。
朱剃头:我早就说了,这些腐儒文官靠不住,为了争权夺利,不断地压制皇权让皇权的地位逐步的丧失优势!
儿孙不孝:爹,儿子觉得需要在那个制度上面进行一些新的创新,就比如说在法治上面进行规范!
最爱加班:这些文人只是好面子,如果你刀子狠的话,那么这些文官连个屁都不敢放!
康麻子:也不知道后续的明朝帝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就连军权都已经被内阁所掌控,整个皇帝就如同内阁养的猪一般,简直是可笑至极!
显然内阁制度的不断变动,内阁的权力正在不断的增强,同时也代表着文官势力的疯狂抬头。
特别是土木堡之变之后,整个文官集团已经完全的抑制了五项功勋集团,甚至后期文官集团也掌握了许多的兵权。
明武宗朱厚照为了能够夺回一部分的兵权,甚至弄出了一些荒唐的举动,比如说封自己为大将军朱寿。
而明朝的中后期崇文抑武,以文压武,让原本铁骨铮铮的大明王朝也开始逐步了有向当时宋朝发展的迹象。
最终在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体系下,再加上当时的天灾横行,最终明朝也像宋朝一样被异族所吞并。
明洪武十年!
朱元璋在看到了聊天群的内容之后,整个人的脸色也变得特别的阴沉。
朱元璋一直以来对于文官集团是非常的厌恶,现在在看到了聊天群之中,自家大明王朝历史的发展之后,整个人的脸色也变得特别的难看。
文官集团的崛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特别好的事,特别是这些文官集团,还拉帮结派,更是让朱元璋非常的厌恶。
特别是当文官集团开始逐步的限制了君王的权力之后,更是让朱元璋这位拥有着绝对权力的开国君王无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