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吃摊(2 / 2)
万佳和脸上堆满了笑容,把手中的碗递给林晚禾。
林晚禾接过碗,也顾不得手上没筷子,用手拿起一个糖油果子,放在嘴边咬了一口。
又酥又脆的糖油果子比城里的小吃摊上的糖油果子还要好吃,眼中闪过一抹亮光,连连点头,“好吃,比城里卖的糖油果子还要好吃。”
“真的吗?”
得到认可,万佳和漂亮的瞳孔里亮起一道明亮的光芒。
她虽然知道自己做的不差,但得到林晚禾的肯定后,还是很兴奋。
“真的很好吃,比城里某些小吃摊的糖油果子还要好吃。”林晚禾停顿了一下,真心建议,“佳和姐,你要不考虑去城里租个小吃摊,在城里卖?”
这么好的厨艺,在这个村子里发展,真的有点儿大材小用。
万佳和摇头。
城里虽然好,但摊子费用不菲,竞争激烈,而且生活开销也不低。如果她在城里开一家小吃摊,说不定一年的收入都不足以维持生计。
再说了,她没有城里户口,小儿子读书很费劲。
所以,还是在农村吧!
虽然农村有诸多不便,但因为舒阳回来的缘故,她可以经常去舒家湾做活,虽然工资不高,但在农村,这点钱足够用了。
而且,孩子都在镇上读书,离家近,不用她去接送孩子放学。
林晚禾也知道万佳和的难处,也不多说,她抬着碗去到厨房,拿起筷子尝了尝另外两样。
油炸洋芋的味道比城里的小吃摊好吃多了,忍不住夸赞,“佳和姐,你这洋芋怎么做的,为什么比城里的小吃摊上的洋芋好吃?”
提起这个,万佳和有些小小自得,“之前我不是在彩云省住过几年嘛,彩云省的人就特别喜欢油炸洋芋,而且他们做的甜酱、咸酱更是独特,是我们本地的油炸洋芋不能比的。”
“真的好吃,我相信炸洋芋绝对是孩子们的最爱。”
林晚禾一边夸,一边吃着炸洋芋。
炸洋芋的味道真的很棒,特别是秘制的酱料,与微微的甜辣交相辉映,令人欲罢不能。
她又吃下一块洋芋,这才品尝最后一道凉面。
凉面味道很正,麻辣口感刚刚好,在这炎热的夏天吃上一碗凉面,只觉浑身毛孔都打开了一般。
她咽下口中面条,不住点头,“好吃,比县城里某些小吃摊上的凉面好吃,佳和姐,要不你真的考虑一下,去县城卖吧!”
她是真的不想万佳和把大好前程浪费在这个乡村里。
万佳和知道林晚禾是真心为自己着想,可是她父母的思想始终停留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上,所以她不管说什么,她的父母都不帮她照看孩子。
没人照看孩子,她怎敢去县城摆小吃摊?
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县城小吃摊都是晚上人多,没有车的她,怎么方便农村、县城来回跑?
所以……
她无奈叹息一声,露出一抹十分苦涩的笑容,“不了,我觉得农村挺好的,再说了,若是没生意的话,我还可以到舒阳家里地干活,一天一百,也很划算。”
这工资,虽然比在城里帮人卖衣服少一点儿,也辛苦一点儿,但胜在工作时间自由,想来上班,就过来上一天,想休息,不来就是,很是方便。
还有,舒阳也从来没有拖欠过他们的工资,这让她心里很是感激舒阳回村创业。
见劝不动,林晚禾也没有多劝,和万佳和商量置办小摊所需要的东西。
林晚禾之前特别了解了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
有林晚禾和周南风帮忙跑,只用了两天时间,小吃摊就买好了,然后送到舒阳家的院坝里。
“南风,你别告诉我,你要开个小吃摊?”
舒阳从客厅里走出来,满眼诧异地看着周南风。
这周南风不缺钱的嘛,怎么这么想不通,弄个小吃摊做小吃生意?
他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小吃摊,“这是要卖什么?洋芋吗?还是油果子?”
看中间的深口锅,很明显是拿来装油的,而一般要用到这么多油的小吃就只有油果子和炸洋芋了。
“你还挺聪明的嘛,看一眼就知道要卖什么了。”
周南风随口夸道。
“我又不是弱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么简单的常识?”
舒阳围着小吃摊转了两圈,回道:“你真的打算自己做小吃吗?”
虽然他知道周南风为了新泉组,很敬业,但是没必要这么敬业吧,还亲自上阵,做小吃吸引城里游客。
“不是我做小吃,是万佳和,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没收入源头,所以我就让她过来试一下,若是生意好,万佳和不就赚了嘛…”
若是生意不好,他肯定会把今日所花费金额算在自己头上。
五千块钱的东西,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万佳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舒阳对万佳和印象不深,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看着周南风检查小吃摊。
万佳和得知小吃摊做好了,连忙跑过来,上下打量小吃摊。
看着哪哪都满意的小吃摊,她急忙拿出手机,询问周南风,“村支书,这个小吃摊多少钱,我把钱转给你。”
周南风摆摆手,“钱不急,你先试营业一段时间,若是生意好了,再给钱也不迟。”
“这怎么能行?”
万佳和蹙着柳眉。
虽然她现在经济困难,但几千块钱还是拿得出来。
林晚禾上前,拉着万佳和的手说道:“佳和姐,你现在要进货,要准备各种调料,哪样不花钱?你就先把这些准备齐了,到时候试营业一段时间,若是有生意,再给我们钱也不迟。再说了,我们一直在,难道还怕我们跑了呀!”
万佳和“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调侃道:“别人都怕欠钱的跑了,你倒好,担心债主跑了。”
不过林晚禾说得也没错。
食品的材料要钱,佐料也要钱,所以她也没有坚持己见,打算听从周南风夫妻的建议,等自己营业后,有多余的流动资金了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