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章 跳过即可(2 / 2)
厄尔尼诺现象(El Ni?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或圣婴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的气候现象。其成因主要是沃克环流圈东移。
主要特征: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上升。
这种现象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极广。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徙。
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会使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例如,它会导致南美洲西海岸和东南亚地区的降雨量增加,从而引发洪水和暴雨;同时,它也会导致印度、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降雨量减少,从而引发干旱。此外,它还会导致全球气温异常升高,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冰雹等。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La Ni?a Phenomenon),是西班牙语“La Ni?a”的音译,意为“小女孩”。它是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的现象,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
主要特征:
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下降。
拉尼娜现象通常导致太平洋赤道东部地区降雨减少,而南美洲西部和中部地区则可能出现异常降雨。
影响:
拉尼娜现象也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包括降雨分布、风向和强度、气温等方面。它通常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常发生干旱,而北方地区则有洪涝的风险。此外,它还会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使一些地区出现异常的寒冷或炎热。同时,拉尼娜现象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渔业和农业产量等方面产生影响。
总结: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相反的气候现象,它们分别表现为太平洋赤道带海洋温度的异常上升和下降。这两种现象都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包括降雨分布、风向和强度、气温等方面,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