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改革军制(1 / 2)
建安元年赵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军制,一是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二是为了让手下众将更好的发挥各自的才能,凉州就是赵沐的试点,一个多月的结果,让赵沐很满意,不仅让凉州高效的运转,还避免的将军府和刺史部的重叠,因此赵沐决定在司隶和并州也继续推行。
将赵云迁为镇南将军府,副将是庞德,满编也是五万人,负责则是司州全境,下属则是徐晃、张绣、甘宁等人,当然由于司隶有东汉的京都长安,所以长安由赵沐的亲军驻守,独立于赵云外的两万亲军,副将则是阎行和太史慈,不过一般赵沐不怎么管,都由阎行和太史慈管事。
而并州迁张辽为镇北将军,组建镇北将军府,满编也是五万,副将则是徐盛,由于并州地理位置特殊,赵沐准许张辽自行征召合适的人选进镇北将军府。
驻守长安的赵沐亲军为了可以快速支援其他州郡,两万人的编制都为骑兵,其中更是有两千人的重骑兵,而像赵铁、赵云、张辽都是混编,五万人的编制有三万的骑兵,两万的步兵,考虑到凉州的复杂局势,赵沐还给赵铁配备了五千人的重甲步兵,好在赵沐控制了大汉产马的并州与凉州,不然还真没有底气组建这么多的骑兵。
三大将军府直接听命于大司马府,征召士兵、人员变动、将领更换、财政支出都由大司马府直接管理,而兵部则负责武器配置、登记造册等杂事,将军权牢牢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三大将军府内,除了主将为四镇将军,副将都为四安将军,如赵云的副将庞德则为安南将军,而各自府内的其他将领都是三品的杂号将军,如征虏将军、平难将军、平寇将军等,由主将自己决定。
而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将编制满员,像张辽的镇北将军府还好,只需要再征召两万人就行了,而赵云的镇南将军府由于汉中之战的失利近乎全军覆没,只剩不到几千人的编制,是三大将军府缺额最多的,赵沐的亲军还剩下的阎行的一万骑兵。
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赵沐还大幅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士兵一天吃食为4升米,一月21公斤,这只是平常的标准,如果在执行高强度的任务时,一天就提高2升,一月可以达到30公斤,而且每个月还有俸钱600到900钱(一头羊的价格约为500-600钱)。
赵沐的这些举措,使得治下的青壮参军的热情高涨,征兵处人满为患,而赵沐也是优先选择边疆六郡以及三河的良家子,因为这些地方的良家子经常面临同异族的战争,他们的战斗意识和战斗经验远胜于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大多弓马娴熟,且听从命令,只需稍加训练,便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而且赵沐也是六郡良家子从这里面走出来的,因此对于这些地方的人有着天生的好感。
就这样过了两月余,至建安元年二月所有的征兵工作结束,所有的军种编制也补全了,赵沐治下的军队达到了十七万,当然里面还不包括长安守卫皇宫的羽林军和一些县府的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