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劝说(2 / 2)
皇上离开京城不久,宫里就发生动乱,伤亡惨重。
事后皇上平安归来,处死了一大帮人,灭了几族人。
以此来证明了,孙天阳一队人同外族有勾引,让皇上带兵,半道杀了皇上。
文官们想到上次的战事,私下交流,“这伙人又想做什么?”
“外戚只要有了皇子,就想要生点事出来。”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狼子野心,又不怕被灭族。”
文官们,多数人在暗骂不休。
他们是经科举入官,胸有大智,希望的是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武官们则期盼的是,起战事得战功,高官厚?被封侯。
文官们看穿了灵国公一伙武将的诡计,纷纷劝说,“殿下不可冒险,如今皇上龙体欠安,太孙年幼,朝中要您主持大局。”
楚王甚至直言道:“有人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灵国公大声提议,“那由楚王带大军征战。”
楚王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他不懂军事,带不了大军出征。
边关每天送到的急报就是:西域大军不久会攻入丰朝边关。
太子对百官们道:“迎战的大军已准备好,就只差带兵的大帅。”
文武百官都在惊讶,“是用的哪支大军?”
灵国公和兵部尚书几人串通,除了中军外,其他的大军皆没有主动提出征战。
一般来说,大军不主动提起征战,上位者会考虑到他们作战不积极,恐怕会在战场上耽误大事,不会用这些大军出征。
太子又说了一句,“陛下身体在恢复中,过两天会下旨。”
“啊”有人大惊,此消息立刻传了出去。
几天后,传来三王的认罪奏折:我们被人所骗,闹出一场事,望陛下原谅一次。
三王收兵退回封地。
皇上叫人传了口谕:我们皇家子弟不要做手足相残之事,观三位皇兄的表现,在年底祭祖时,再做定论。
皇上这一道口谕让亲王们老实了不少。
他们心道:皇上身体怕是没什么大事,还是老实点,以防被皇上活埋。
他们还决定:要是年底皇上要清算他们,就把灵国公给献出去背锅。
灵国公自是不知道亲王们的打算,他一见三王收兵不闹事,赶紧派人去劝说:“皇上的病只会越来越重,信我的吧。”
他就只差说出真相:皇上中了剧毒,他活不了多久了。
无论他怎么劝说,几王也不再为所动作。
还把灵国公的话记录下来,日后好用来换得皇上的饶恕。
他们几人私下里得了楚王派人相劝:“外族前来进犯的时候,你们就别闹了。”
“丰朝在,我们还能过人上人的好日子,要是被外族破了国门,我们会像宋朝的皇室,妻女为人所辱,男儿被杀。”
楚王用宋朝皇室的下场,成功将几个王兄劝退。
他们一想宋朝皇室被外族所掳的场面,也有些害怕了。
他们虽是同外族人有勾搭,万一灭国时,那又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三王选择先静观其变。
太子见几王内乱暂时平息,西域大军在边关时不时挑衅,一会抢人,一会抢马,闹得边关不得安宁,他准备要带大军亲征。
林娴春为夫君安排着出征的准备,铠甲是用最好的铜片制作而成,里面还有一件防刀剑的软丝背甲。
齐景楼用的长剑是盛夏从西域送来,一把削铁如泥的西域红色宝剑。
据说,这天下只有七把红色宝剑。
当年在开采石矿时,遇上暴风席卷,后面的雪山崩塌,将出产红矿的山给掩埋了。
从那之后,西域红色宝剑,成了绝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