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疑惑(1 / 2)
肖飞前去抄灰七的家,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去。
他将这些事告诉了吴大人,“大人,灰七家没得可抄,一个老母病得瘫在床上,灰七卖命的银子也没得到,你看怎么办?”
“本官哪知道怎么办?”吴大人嘀咕。
他只有将这事往刑部报,潘大人得知后,心生同情,“灰七虽是罪人,他也是个大孝子呀。”
“定下的案,不能更改,你可别将他给放了。”杨尚书瞅了他一眼,出言警告。
杨尚书觉得姓潘这小子能力强,就是心太软。
潘大人应了,“是,大人。”
潘大人悄悄去寻了长寿,说了灰七的事,又道:“小总管不如问问太子妃的意思。”
林娴春从长寿嘴里得知了灰七的事,先说:“灰七犯了律法,刑部定了案,应该受律法的处置。”
她又道:“本宫是受灰七诬陷的人,看在他是大孝子的份上,愿意出一份谅解文书。他死罪可免,活罪必受,不然,谁人都敢去冒犯律法。”
有了太子妃出的谅解文书,刑部改判了灰七刺字流放。
灰七带着妻儿和老母,流放千里,乌木康派人一路关照,送了吃喝用和药材给这一家人。
灰七出城后跪下,冲着皇城磕头,“罪人灰人必报大恩。”
皇上听杨尚书说,灰七得了太子妃的谅解文书,改判为流放。这也是律法所定:犯罪之人只要有当事人出谅解文书,可酌情改判。
皇上没多说此事,只是笑了一下。
他在黄江河的供词上,做了批复,“罪大恶极,重判!”
刑部定案后,派人在各地张榜公开:“灭门案太过凶残,黄江河杀妻在前,后谋杀白府十多口,判处黄江河家财充公,正月一过,拉上刑场执行凌迟之刑。”
“白氏的两个弟弟,实为她同黄江河私通所生,两人皆同罪处死。”
一路逃往西域的白柠,在二月初一时,在边城看了榜文后,他惊住了,心中暗道:我到底是孙天阳的儿子孙柠,还是黄江河的儿子?
他的真实名字叫孙柠,是孙天阳与白氏的私生子。
孙天阳不接孙柠回孙府,是怀疑他的身世有假。
孙天阳又的确同白氏有过几场欢好,算起来,孙柠也是那些天有的。
他又怕不认孙柠,自己的骨血会流落在外。
于是,他想到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将孙柠连同一队半大的孩子,送往外族学技。
这样,孙柠不用认祖归宗,如果是孙家的骨血,他也不会流落在外。
孙天阳的师爷和侍卫带着一队孩子,用权和财同外族做交换,换取同对方的结盟。
孙柠从小刻苦学技,被定为那一队孩子的首领。
因为孙天阳的关系,外族王送了一把珍藏的红刀给孙柠。
自从孙家被灭三族,孙柠就一直带着一队人,时尔回京城,时又潜伏在外族,寻找着机会报仇。
他这次冒着风险,带着一名女杀手回到京城,是有人送信:只要给十万两银子,灵国公府可送美人进宫。他想出用美人计除掉太子妃和丞相府。
孙柠认为:孙家被灭三族,是丞相出的计,太子和太子妃出城去救了皇上,否则,皇上早被他和他的人拿住。
他为了报大仇,要女杀手杀了太子妃,给她想要的一笔财富和自由嫁人的权力。
女杀手叫黄郸,是白府的远房表妹,两家大人时常提起结亲的事,她自小就知道,她以后要嫁给白大少爷为妻。
哪知,几岁时,父亲因犯事,被抄家流放,成年女眷成了军妓。
她因年小被下人带走,几经转折,流落到外族,成了孙柠的奴,被教成了一名杀手。
这次黄郸归来的任务是杀太子妃,事没办成。她同表兄白大少爷在欢好时,被潜入府里来问消息的孙柠看见,他挥刀杀了这位背主的奴。
孙柠怕白府走漏消息,索性将白府灭了门,只留了一些不知情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