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玉米地里套种红薯土豆(1 / 2)
韦星星走在大路上。
蓝天、白云、碧水、白帆、青山、绿水田、黄麦堆……
如果忽略头顶上那火辣辣的太阳,这该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
“星星呀,你这是要去哪儿啊?”一个在路边割着艾蒿的大叔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大叔,你割这么多艾蒿干啥呢?”韦星星热情的打着招呼。
“你这孩子,论辈分,你应该叫我爷爷。
这不是马上端阳节了吗,我趁着闲着的时候割一些放在家里。”中年大叔说道。
“李爷爷,端阳节是啥节日?”韦星星晕乎的问道。
“你这孩子,肯定是被杨刚正那小子敲坏了脑子,连端阳节都不知道了!
那是纪念屈原他老人家的节日。”中年大叔笑着摇了摇头。
韦星星:看来还是要多读书呀!端阳节就是端午节呀!
“哦 ,县城里那些流亡的学生都叫端午节,我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韦星星牵强的解释道。
“星星呀,昨个儿我看见郑莲儿提了一大篮子红薯和土豆,那个头够大呀。
你李爷爷想到你家赊一些红薯和土豆,种一些,等到收获的季节三倍的还你红薯和土豆,你看行吗?”割艾蒿的中年大叔舔着脸大声商量道。
稻田上方的割麦子的人都纷纷放下手中的活,竖着耳朵听着。
李家村沿江而居,不过聪明的祖先在江边修了高高的河堤,河堤的上方是一条大路,大路的旁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的上方是麦地,麦地的后方才是村民的住所。
只不过韦星星家的位置比较高,在山头上。
李家村有上千口人,她们沿着这条路走到尽头再翻过几座山,就到了县城的北城了。
只不过这条路比较艰险,一不小心就会丧命。
在门口要是坐船的话,那就很快了。
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人连一亩地都分不到。
前几年一场大洪水,把河堤都淹了,水漫过来把庄稼冲的一无所有。
接着又是瘟疫,好多人为了活命,卖儿卖女。
李地主就趁这个时候发了一笔横财,低价收了大部分的的稻田和土地。
也趁机向外面贩卖了一批小孩子。
这些村民大多都租着你地主家的田地种着,我的一年连个温饱都混不到。
还要交各种税费,连养点牲口也要交税。
“李爷爷,你的这个法子倒是挺好的。
可我怕我这样做 ,挡了李地主家的财路。
您也知道,他家有有权有势,老想置我家于死地。
还在外面败坏我家是地主恶霸的名声,我好怕怕呀!”韦星星装着恐慌道。
众人这是看明白了,这小胖子家有红薯和土豆种,就是怕李族长和李地主家找麻烦。
中年大叔咬牙切齿的道:“ 就李有才和李有才那两个王八蛋,天天屁事不干,吃香的,喝辣的,不管全村人的死活。
惹毛了老子,全给他嘎叽了。
刚好丢到江里祭奠屈原老爷子。”
“李有道,你这小子有点太偏执了,好坏你李有才是你大哥。”一个瘦骨嶙峋的老爷子劝道。
李有道冷笑道,“屁大哥,哪有大哥吃香的喝辣的,让自己的亲弟弟天天啃野菜。
来福叔,你知不知道我现在成了孤家寡人,都是那个心狠手辣的害的呀!
他当时但凡借我一点子钱,我的一家八口也不会去了呀!”
众人一片沉默,没人再敢说什么。
“有道爷爷,我同意你的条件。”韦星星的声音响起,她甚至都不想要那三倍的红薯和土豆。
“小胖子,你说的这是真的吗,爷爷替这些村民谢谢你了。”李有道激动不已。
在麦田里的村民纷纷的跑了下来,把韦星星道
围住,眼里满是狂热。
“有道爷爷,我说的当然是真的呀。
现在大部分的水田都是李地主家的。
今年天又这么干,种玉米肯定收成不咋样,还是多种些红薯和土豆耐旱的庄稼吧。”韦星星提议道。
“可那两玩意儿光吃也不是回事,玉米还是要种的,毕竟它是正经粮食。”李有道说道。
“那红薯吃多了烧心,做成红薯粉条子,剩下的红薯渣,咱这里又没有猪味喂。
还是要种玉米。”
“那种了玉米,咱就没地种别的了呀。
就靠菜园子里那点巴掌大的地,能种多少红薯土豆呀!”
众人议论纷纷,都在商讨着可以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