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爷(1 / 2)
赵媛坐上三轮车还挺新奇的。
左摸摸右看看,不是赵媛没见过三轮车,而是没见过京市的三轮车。
谁能想到来京市的第一件事儿居然是坐三轮车,这跟赵媛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前面骑车的大爷还在说:“你们外地人啊,来了咱京市,就找三轮车就对了,人生地不熟的,你想去哪儿都找不到路。找咱骑三轮儿的就不一样了,咱都是土生土上京市人,别的不说,你这随便说个地方,保准儿给你送到,还不耽误时间。”
言谈之中本地人的自豪感暴露无遗,却又不至于令人反感。
赵媛虽然不是很社恐,但是也不至于喜欢跟人尬聊,因此一路上都是赵瑞民和骑车大爷聊的火热。
大爷热情的很,见坐车的小伙子是个外向的,在了解到这俩人都是大学生,这次来也是去同学家探望之后更是积极主动,一点儿不外道的和赵瑞民介绍起来京市的风土人情。
这年头大学生在哪里都是金贵的,别的不说就他们院儿里自从出了个大学生,在周围一片儿名声都好了,人人说起他们院子那都是“出了个大学生那个院子。”
就是他们院子里的人,谁见了这大学生不问句“吃了嘛”这要换以前,那都是等那小子主动问好的。
现在可好,嘿,掉个个儿了,好在小伙子自己是懂事儿的,一点儿不见骄傲,假期有空还给院子里几家的小孩儿补补课,也不要钱,就各家端点儿吃的喝的,人一点儿不讲究,自家的孙子孙女可都去了。
你说说,这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觉悟就是不一样,大家也认他这个情,他家两个老的,平日里大伙儿都是能搭把手就搭把手的。
现在他们院儿可是和谐的很,一点儿不见前几年鸡毛蒜皮点儿事儿就要吵吵嚷嚷的。
毕竟院儿里出了个大学生,说出去人家高看一等,现在一放假院儿里的小屁孩儿都不出去满大街的瞎窜了,反而乖乖在院子里写作业,读书。
大家伙儿回家一趟总觉得就他们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小院儿好像不一样了,一下子就高大起来,有了……有了文化气息,平日里说话声不自觉地就降下来了,连自家的小孙子都说爷爷最近脾气真好。
看着一院子乖乖学习的皮孩子,大家心里也都火热着呢,期盼着自家的小孩儿也能考上大学。
明年的时候院子里又有孩子要高考了,也不知道能考上哪个学校。
大爷想起来这事儿就不自觉的挺直了腰,他这出门可不能堕了他们院儿的名气。
出门在外他代表的可不是他自己,往小了说他代表的是他们院儿,往大了说那代表的可是他们街道,甚至是整个京市人的精神面貌。
大爷绝不允许外地人觉得他不够热情。
大爷绞尽脑汁的想着哪里的巷子最能代表京市人的生活,哪家店铺的食物最好吃,哪里又是外地人来了之后必逛的景点儿。
好在京市好地方、好东西多的很,大爷一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