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1 / 2)
就在赵家人愁眉不展之时,三婶婶的嫡祖母心思一络,举荐了家中庶子。把人夸的是天花乱坠,又孝顺,又实在的一个人,关键是,听好、好掌控。
这母子二人一向是母慈子孝,赵家人稍一犹豫,便答应了。
三婶婶祖父在时,一家人过得不说是锦衣玉食的日子,却也比那富家翁强上许多,自打分家之后,几口薄田,也仅仅够吃,自古以来,由奢入俭难,这么一张大馅饼掉了下来,如何不接着。
正所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三婶婶的阿父便是如此想的。
那嫡祖母又是个巧言令色的,对三婶婶阿父一片重视与关爱模样,更是让三婶婶的阿父敬她为亲母,时常在家让她多孝顺祖母,拿出真心侍奉。
不管这种话里含着多少算计,自小被这般潜移默化相教,三婶婶也真得对这位嫡祖母生了几分孺慕之情,那嫡祖母更是摆着一位慈祥长辈模样,心肝宝贝的哄着。
于是三婶婶的阿父挣得钱全部流进了嫡祖母手中,再由这位嫡祖母把钱呈给赵家。
那嫡祖母从中得了多少,不说,也可想而知。
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人。
三婶婶这位嫡祖母为了哄人开心,对她阿父一副慈悲心肠地说道:“这孩子长得模样又好,心思又是通透的,托送到你们家,倒是可惜了,偏生她阿娘去的又早,你又顾不来她。
不若,便留在我身旁,悉心教导,咱们家虽不是赵家嫡枝,可却也是名门望族,你阿兄又是官职在身之人,留在府中,我这宝贝孙女说亲,好歹有些脸面。
运气好了,便是找个举人老爷,也是能攀的上的,若是有人杰机敏的书生,也算是不委屈她了。”说到此处一叹,心疼地望着人,又道:
“我得儿,委屈你了,为娘多希望,你是托在了我的肚子里,也省得你现下撇着脸面,做这等勾当。”
见嫡母说话间就泪水连连起来,三婶婶阿父连忙站起身来,恭敬道:“阿母莫要伤心,儿子一直敬您为亲母,您若是能亲自教导薇儿,便是再好不过,以后,薇儿就劳烦阿母烦忧了。”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薇儿最是体贴听话,平日里又能帮我打点家务一干事宜,她若来到我身旁,只有解忧,很来烦忧。”
“母亲谬赞了。”三婶婶阿父一脸惶恐说道。
便是这般,三婶婶留在了嫡祖母身旁,这嫡祖母表面好似疼爱,实则时有时无的打压,让人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
只是这份打压做的润物细无声,叫人察觉不出来罢了,反而还以为,是对方的关怀,好似她这上不了台面的身份是人家的一块心头病。
三婶婶在嫡祖母身边一呆就是许多年,这几年帮着把持家务,里里外外帮着添了不少钱财,时日一久了,三婶婶也把这位嫡祖母看清了,私下里与自家阿父曾交谈过,为何一定要附势于人下,眼下,盐贩生意做的成熟,赵家亦是离不开他们家,便是姿态放得高一些,他们又敢如何?
三婶婶的阿父把全部看在眼里,只叫三婶婶隐忍,“为父与你阿母只有你一女,挣再多的钱又有何用,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能有个好归宿,你虽是赵家后嗣,可阿父偏偏是个细枝末节的庶子,不做那盐贩,咱们一家人也只能务农为生,做了这盐贩,虽光鲜了几分,其实还不如商人高贵。”说到这,自嘲一笑,
“如今为父也不知,是帮了你还是害了你,你若不跟在她身侧,如何能找个正经读书人家。这天底下,唯有读书才是正经,薇儿,忍耐一二,她们不过是图些钱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