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什么?知名创作人陈十一,居然是钓鱼佬手中的鱼饵?(1 / 2)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评论一经发布,就火速窜上了热点头条。
然后引得网上议论纷纷,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分为了三派。
一派是“讨伐”陈十一的,以众多倚老卖老的“创作人”为主,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伟岸无比”,纷纷下场指责陈十一。
就好像陈十一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而他们则是“卫道士”,是创作人最后的“遮羞布”,说得那是一个“声泪俱下”。
有了这一部分人的发言,而且他们各个都是大V“知名人士”,再加上一大批水军的活动。
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就被骗了,一句“键来”就直接化身网络喷子,喷天喷地,成为了那群人最忠实的“打手”和一把锋利的“刀”。
而另一派则是陈十一的“自家人”,这些人的特点全是歌手。
他们的粉丝众多,男女老少几乎囊括了各个年龄段,人数是对面那一派不知道多少倍,而且声势十分浩大。
但比起那些专业的水军和喷子们,他们的经验有些不足,“战斗力”也显得参差不齐。
也就姜云锦的粉丝之前有过“相关经验”,作为他们这一派的中坚力量,往往都是他们带头冲锋在前,其他的就在后面摇旗呐喊。
这两派在网上斗得个有来有往,“骂战”也在一天天的持续升级。
至于最后一派,就是那些理智派了,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
他们讲究的就是一个不参与、不下场、只吃瓜的原则,其实在网上往往那些玩梗厉害的,也是他们这一群人。
(??ω??)
随着这件事情在网上愈演愈烈,陈序的亲朋好友们都在关心这事,都打电话给到他询问情况,可陈序的回答却是让他们有些摸不清头脑。
“不急的,好戏才刚开始而已。”
虽然不明白他这话里的意思,但听到陈序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这些关心他的朋友们才放下心来。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概一周左右,直到即将年底的时候,陈序接到了一个来自京城的电话。
“嗯嗯,都确定好名单了吗?”
“那还有漏网之鱼没?”
“哦哦。”
“哪里哪里,应该的应该的,‘铲奸除恶’人人有责嘛。”
“那我这边就先开始行动了?”
......
当天晚上,一个粉丝量只有几万的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张图片和一句话。
虽然这个账号粉丝量少,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官方号,代表着权威和公正。
临安民政局,当初“暖冬”爱心基金会挂靠的政府部门。
“因为有你,他们才有‘暖冬’。”
文字内容这只有这么一句话,但配上了好几张图片。
一张图片上,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穿着崭新棉服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天真可爱。
第二张,是关于一家名叫“暖冬”的爱心基金会介绍。
第三张,是“暖冬”爱心基金的救助对象,根据图片上显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