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状元(1 / 2)
翌日早朝一散,便有小太监在金銮殿门口等着她,说是皇帝请她前往御书房一叙,同时前往的还有宋丞相。
科考在即,主考官却迟迟定不下来,再结合昨日孔令仪的那番话,秦妤已经猜到皇帝召见她和丞相是想说什么了。
御书房向来是无召不得入内,秦妤看了沈江一眼,示意他先出宫,自己则同宋丞相一起随着那小太监去了御书房。
他们两个进入大殿的时候,皇帝手里正拿着一封奏折在看,见到两人才放下奏章。
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两人微微躬身行了个不大的礼,于皇帝而言他们都是长辈,还同样有权有势,就算不行礼皇帝也不会说什么。
“陛下召见老臣和长公主殿下可是有何要事商议?”宋丞相先一步询问。
皇帝从旁边的一摞折子抽出一本,起身走到丞相面前,将折子递给他:“舅舅和姑母自己看吧。”
宋丞相接过奏折细细看起来,没看两行就皱起了眉头。
看完过后,宋丞相将奏章递到秦妤面前:“还请长公主殿下过目。”
秦妤翻开折子,看到上面熟悉字迹便已经知晓这上面写了什么,这是先生上的折子。
简单扫了两眼,秦妤就将奏折合上了,抬眼看向皇帝,询问:“皇上想怎么办?”
“孔太师多年不过问朝政,如今只有这一要求,朕如何能不答应,倒是不知姑母和舅舅意下如何。”皇帝淡淡道。
“孔太师德高望重,他老人家做主考,本宫不会有任何意见。”秦妤勾起唇角吧 ,视线落在宋丞相身上,等待着他的答复。
宋丞相眉头紧蹙,却说不出任何拒绝的话语,孔太师是帝师,自己又是他的门生,虽说太师早已辞官,可论威望自己如何能比得上太!师。
如今太师突然上书想要做主考官,事情虽然蹊跷,可也由不得他不同意。
再说了,据他所知,秦妤和孔太师之间并不熟稔,让太师来担任主考,倒也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更何况,主考一事是真的不容再拖下去了。
“孔太师能坐镇这次科考自是再好不过,老臣对此并无异议。”宋丞相向皇帝拱了拱手,沉声道。
对于两人的这番说辞皇帝早有预料,昨日刚收到孔太师那封奏章的时候,皇帝心里其实是松了口气的。
皇帝是不清楚孔老太师为何突然出山,但对方的作为确实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若非孔老太师非要在科考的事情上插上一脚,恐怕直到科举之日,主考官的人选也未必定的下来。
“既然姑母和舅舅都觉得主考由孔太师担任合适,那朕这便下旨。”皇帝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游移,最后落在秦妤身上:“对了,姑母的婚事朕已经交由礼部去办了,姑母若是有何需求大可向礼部去提。”
秦妤垂下眉眼,眼眸深沉了些许,但也只是简单的应了一声。
科考一事大局已定,皇帝同两人寒暄了几句就放人走了。
出了御书房,两人之间的氛围瞬间变得压抑起来。
“本宫听闻丞相家的大女儿前几日刚生了一个男孩,本宫在这恭喜丞相了。”秦妤开口,率先打破了僵局。
宋丞相摸了摸胡子,眼底是难以掩盖的笑意,提及外孙,整个人的戾气都少了几分,难得没同秦妤呛声:“殿下好事将近,同喜,同喜。”
秦妤但笑不语,好在御书房到宫门的路并不长,否则这两个人怕是要一直互相恭维下去。
果不其然,一迈出宫门,秦妤就看见沈江在马车前等他。
秦妤走到他面前,踮脚在他唇角亲了亲,柔声道:“等了很久吧。”
“等着殿下,多久都不算久。”沈江将人揽在怀里。
一双桃花眼微微弯起,眼底盈满了笑意,牵着人上了马车。
现下主考官已定,礼部得了旨意当即安排起科举的各项事宜。
科考结束,立即开始阅卷,秦妤随不参与,但最后入取人员的文章也会给她审阅一遍。
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亦是由她、皇帝、宋丞相以及翰林学士共同商讨确认。
姚弘之和孔令仪到底没让秦妤失望,姚弘之高中状元,任礼部侍郎,孔令仪则讨了个探花郎,入了翰林。
科考结束,紧接着便是琼林宴。
不同于平常的宫宴,琼林宴上大都是朝中要员,以及新晋的进士。
秦妤同沈江到场的时候,宴席上已经聚满了人。
琼林宴没那么多规矩,主要是让新晋进士熟悉官场,与朝臣打交道的场所,因此随处可见两两三三聚在一起说话的人,以及端着酒杯推杯换盏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