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摩托车问世(1 / 2)
研发出耕地开荒机后,沈昭宁有点不知道方向了。
自己以前都是从农业方面下手的。
毕竟当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粮食。
但是现在,开荒的耕地的有了,收割的也有了,脱粒的也在使用。
农业一条线,基本已经能满足。
剩下的一些简单的活依靠人力完全可以做完。
要是什么都靠机器解决,那农村的那些人干什么?
现在又没有改革开放,不能做生意,也不能读大学。
总不能让人在家闲着吧。
本来知青下乡就是因为城里人太多工作岗位少,所以安排去农村搞建设的。
别到时候去了农村都没事干了。
不过现在,沈昭宁已经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摩托车!
有这个想法,还是陆怀安一次在空间的时候无意中提了一句。
“媳妇儿,这个摩托车可真方便啊,比自行车快好多,而且还不晕车,就是外面没有卖。”
是啊,后世,比起轿车,很多人更愿意骑摩托车或者小电驴。
不堵车,也环保。
汽车暂时是不用想了,电动车电瓶这一块就是个大难关。
但是柴油汽油这些有啊。
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现在已经有了摩托车了,国外还有港城那边都发展的比较快。
都是人,人家可以我们也可以啊。
只要敢想,没什么是不能做到的。
自己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在家办公后,沈昭宁进空间也越来越频繁。
翻阅了无数资料,还去了外地和其他机械厂的技术人员交流学习。
一人智短二人智长。
每个人的大脑思考的方向都不一样,有时候别人无意识的一个想法就是突破口。
花费了三年时间,不负所托。
成功把摩托车做出来了。
第一辆摩托车是沈昭宁在空间组装好的,全黑的车身,流畅的线条,上去骑了骑,完全不比后世的差。
刻不容缓。
第一辆肯定要留给自己做纪念。
又把所有的零件全部准备好,整理了一份安装说明书,寄到了京市机械厂。
说明书上每个单零件都标上了名称,然后组装方式,组装顺序,一点点写的仔仔细细。
会点技术的人都能看懂。
东西寄出去后,沈昭宁也才算解决了一桩心头大事。
京市那边有了,县城的机械厂肯定也不能忘。
两天后,机械厂的人,亲眼看着一辆摩托车成功在自己手上组装出来。
好多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昭宁啊,你待在这个小县城,真的是屈才了。”
李国良看向沈昭宁,知道这个小厂子,已经留不住她了。
沈昭宁已经激动过了,摩托车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
“厂长,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能研发出来的,厂里的大家都帮了不少忙。”
别的不说,各种零件配比都是众人一起齐心协力一次次试验出来的。
不过沈昭宁也知道京市那边一直想让自己过去,这几年一直都有和那边厂子里的人通信。
几乎每年都会问几次。
这次,沈昭宁想过,如果对方还有意向,自己也不会再推脱。
今年已经75年了,后年就要恢复高考。
虽然自己和陆怀安不需要参加,但是去京市,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是自己前世一心想要安定的地方,更别说,原主的家还在那。
祺祺和小景的户口是跟着自己的,可以带过去。
陆怀安就有点麻烦。
到时候看能不能让他去那边的运输队工作。
问题应该不大。
问题确实不大,京市那边果然又向沈昭宁抛出了橄榄枝。
并且郑重表明,会解决好陆怀安的工作问题和小孩上学的问题。
诚意很足。
沈昭宁也没什么再犹豫的,回信给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陆怀安在外地跑车没回,还有家里的事情也得安排一下。
所以沈昭宁打算一个月后动身。
“景哥,渴吗?我给你倒水。”
“景哥,你饿不饿啊?我这里有绿豆糕,给你吃。”
“景哥哥,你和我一起玩好不好?”
“景哥哥。。。”
陆衍景看着眼前比自己大的“小弟小妹”,面无表情。
“不渴。”
“不吃。”
“不好。”
“安静。”
沈昭宁走出办公室,去了厂里孩子们常玩的地方。
“小景,回家了。”
陆衍景把自己手上的机械工程书合上,起身。
“好。”
乖乖让沈昭宁牵着自己的小手,一步一步,每个脚印像是练过一样,估计都能画条直线出来。
到家后,祺祺已经在做饭了。
“妈妈,弟弟你们回来了?”
“饭我做好了,可以吃了。”
“好的,谢谢宝贝儿。”
祺祺有点脸红,“妈妈,我都这么大了,宝贝是叫小孩子的。”
“行吧行吧,那妈妈以后叫你名字。”
9岁而已,哪里大了。
再大不也是我儿子。
果然孩子大了就没有小时候可爱了。
又看向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