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2 / 2)
看着其余几人不停顿的夹着,余知府也不端着了,赶紧的捞了几块到自己碗里,这才又去夹了一筷子鱼肉。
油汤清,鱼片薄,鱼皮香,鱼肉嫩,麻中带些辣,感觉人的七窍都打通了似的,手里的筷子根本停不下来。
于是,余知府除了吃,别的也不管了。
余知府以前吃饭,讲究养生,只吃七分饱。
而这一顿饭,打破了他多年的习惯,十足的十成饱啊!
饭后,上的是山楂茶,去年春暖在山上摘得,都洗干净了,切片烘干的。现在正适合这油腻的饭食。
花家帮手多,而且都是正值壮年青年的快手,下午时麦子都收割完了。
去年晾晒稻穗的架子又被支了起来,看着满满的两大架子的麦穗,花爷爷笑的合不拢嘴。
霍县令笑的也合不拢嘴:“花伯,这些您估摸着有多少?”
花爷爷捋着胡子道:“看这样子,和稻穗也差不多,估计一亩地得有一石半到两石左右吧。”
毕竟,稻田那会鸭子们的粪便一直施着肥呢,小麦除了一开始耕地时加了肥,其他时候没怎么加。
余知府一听,笑道:“这很了不起啊,以前的水稻好的年景,也才一亩地这个数吧。”
这可是多出的一季粮食啊,若是整个府城、整个南岭省,都可以一年种两季粮食,那南岭省的百姓们可不都衣食无忧了?
余知府也等不了十几天的晾晒,他从花家取了一些小麦穗子,就着急赶回府城了,他得去趟省城,把灵山县的麦子报上去,让巡抚有个心里准备。心里想着,估计朝廷的人也快来了。
果不其然,在余知府刚出了灵山县,就遇到了朝廷下来的人,打头的不是别人,正是余夫人的娘家侄子白云翔。
白云翔见到余知府,立刻下马,向余知府见礼:“侄儿见过姑父。”
余知府也骑马累了,在随从的搀扶下,下了马,笑呵呵:“舒扬来的正是时候啊,就你一人?”
白云翔恭敬道:“回姑父的话,后面还有中丞大人,和掌管农事的官员。我骑马快,就先到一步。”
余知府一听,得了,黄巡抚都来了,自己不用回去了,直接打道回灵山县吧。
原来,白云翔带队,和朝廷掌管农事的官员一起来查看灵山县小麦的收获情况,路过省城时,直接去了巡抚衙门那里,黄巡抚一听,民以食为天,他管辖内有这么重大的事情,竟然他不知道!
而且白云翔也是带着朝廷的文书而来,若是收成不错,那就可以在整个南岭省内实施一年种两季粮食了。所以黄巡抚也赶紧着一起来亲自查看。
这就是灵山县的低调了。
不管是县令还是老百姓,其实心里都是有些忐忑的,虽然期间小麦生长的一直很不错,但是没到最后关头,把麦子收到粮食缸里,谁也不会大力宣扬的。
万一正好要抽穗时一直下雨呢?万一收回来了,还没晒干,又下雨呢?
这些因素都得考虑,只有晒干了,装到了自家的粮缸里了,心才会放到肚里。
而其他没有种植小麦的人,看着人家的小麦长得那么的壮实,心里发酸,哪里会提起啊?
这也就只有灵山县里自己心里有数了。即使有外来人见了,也没有机会见着巡抚他老人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