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发展时代:省政厅的调令,暗流涌动(1 / 2)
在改名前康万他也想过很多事情,直到他见到年轻的康文斌后,他才毅然改了自己的名字。
在1981年初,宁同在他和邓国庆二人的引领下,经济发展算是走上了正轨。基本上,就要跟上三四线城市发展的步伐。
而同年的9月份,他同邓国庆一同收到了省中央厅的调令,分别派往中山市市委和区委任职。
“自从老康走了之后,你也改名了。康贵昌的头衔就这样让出去了?”邓国庆坐在沙发上喝着茶说。
“我只是觉得,有时候要改一改。”
“还别说,贵昌、仁昌,这就一字之差啊。”
“是啊,就一字之差。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都是熬白了头……”
康贵昌刚要接着说下去,这时邓国庆便放下茶杯说:“打住!这话要是别人说的人信,但是你说的,我可不信。你看看,面色红润有光泽,一点白头发都没有,还是意气风发的。你看看我!头上都半白了,头发还在掉。咱们两走在街上,我说我是你老子都不为过。”
“你就是占我便宜不够。”说着两人是相视一笑。
“行了,咱们客套话就不说这么多了。”
邓国庆说着,便从他一旁的公文包中拿出两份公函。“咱们的调令来了。”
康贵昌接过邓国庆的公函,“这是要让我们去哪儿啊?”
“去哪儿?看了不就知道了。”
“中山市委?”康贵昌看着手中的公函说。
“哟,官挺大啊?你是去干啥的?”
“他们让我去中山市委市委副书记。”
“哟,挺能的啊,从一个处级干部一跃成为副厅级了。”
“那你呢?”康贵昌问道。
“我?”邓国庆冷哼一声,“我可比你惨多了,中山市青华区书记,兼任中山市委政协委员。”说着,他还将他手中的公函递给了康贵昌看。
“至少比咱们这个县里好多了,你就知足吧。”康贵昌说。
“去你的,你是大升,我是小升,咱俩根本比不!”邓国庆笑着说。
“什么比不了?怎么,这换个地方就不是为人民服务了?你邓国庆什么时候就那么关心这职位大小了?”
“你这说教的臭毛病就是改不了。”说着邓国庆指着康贵昌笑着说。
“行了,我不是关心这上边让我去哪儿。我是在想,咱们都在这干了大半辈子了,现在要我们去其他地方还真有点舍不得。”
说着邓国庆便走到窗户旁,远眺着窗外的高楼。
这时,康贵昌走到邓国庆的身旁说:“是啊,当年这外边都还是村子和平房。七八、七九年吧,那时候咱们鼓励发展商业发展,现在招商引资,这高楼是一栋一栋地盖。大伙儿的生活富足了,这也算是我们这些国家公仆的作品。”
说罢,两人是站在窗前许久。
次日,康贵昌同邓国庆一同坐上了前往中山市委的班车离开了宁同。在离开宁同县之前,康贵昌还特意地来到康仁昌的坟前,将积压在他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那一天,雨下得很大,这天仿佛在告诉他,是时候离开了。
在1981年9月30日的下午,两人来到了各自的岗位。
邓国庆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康贵昌这边却十分的冷清。来的也就一个秘书还有两个处长和一个副市长,一共就四人。
“哎呀!欢迎康书记的到来。”
带头的是中山市委副市长——市人大常委徐远,康贵昌拖着行李下了车,打量着市委大院感慨道:“果然比在县里大了不少。”
说着他又看向一旁的徐远,“请问您是?”
“哦,我是中山市委副市长徐远。”
“徐市长好。”
康贵昌客套地说。
“康书记说笑了,大伙儿的工作太忙了,现在正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同志们的工作都忙不过来,所以就只能凑那么几个人。待会儿让小李带你看一下市里给你安排的住所。今晚,我给你接风洗尘。”
听着徐远的话,康贵昌仿佛听出了什么,不过他想知道这人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随后他立马答应了他的邀请,“成,那我就先去看看安排的员工宿舍。”
说罢,康贵昌便被一个叫小李的秘书带到了中山市政府旁的职工宿舍。
同样的居民楼,在外边看着十分普通,但是里边别有洞天。康贵昌进门一看,客厅摆放着3套沙发,两套独坐,中间隔着喝茶的桌子。一套长椅沙发就放在对面。而中间摆放着24寸彩电,由下边是长货柜拖着。房间有两个,可以做主卧和书房。餐厅和厨房独立,还有一间浴室。阳台连着书房,阳台也可以种菜种些盆栽。
这楼层也不高,在二楼,上下来回也不累。客厅和卧室分别摆放一台固定的座机,灯也是长条白炽灯。
使得他感叹道:“这市里待遇就是好。”
夜晚8点,小李开着公务用车来接待他。因为是晚上的缘故,车身也是漆黑康贵昌没有觉察出这辆车是公务用车。他便稀里糊涂地上了车。
这一路上,炫彩的弥红灯把康贵昌拉回过去,准确来说是未来。当时的康贵昌,还是一个身高不过一米五的小学生。在那天,他跟家里人打过招呼去了县里海关的一个同学的家。那时候他玩得很晚,直到忘记了时间。
那时候,是全家人都在找他。他的奶奶哭成泪人,自己的父亲康文斌还差点就报了警。随后在他回来的路上,凑巧碰上了康文斌,他被罚着一路跑回家里。两三公里的路,还好那时候年纪轻轻,要现在的他,早是跑一段歇一段的。
8点20分,康贵昌被载到市里的银江饭店。
这座饭店不俗,听秘书小李说,这家饭店大有来头。说是市里成功的知名企业家,习陈名下的资产。
这时一名西装笔挺的秘书走到离车门不远不近的地方,这样既不会认错,同时也能做好接待工作。
当康贵昌将车门打开下了车,这秘书便走到他的面前。
他一脸微笑地说:“是,康书记是吧?”
“对,是我。”康贵昌点点头说。
“哦,我是徐副市长的秘书,我姓王,您叫我小王就好。”
“哦,王秘书这大伙儿都等急了吧。”
“没,徐副市长说了,您不到他们不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