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香香与海生(1 / 2)
元大伯做事干脆利落,天还没黑呢,那几个孤寡老爷子就搬家到了祠堂。
元家村的人重情,每年村里分完了粮,都得给村里孤寡老人留出口粮来,各家各户也是时不时就摘些自家的瓜果蔬菜送过去,就是逢年过节谁家做了好吃的,也会给几个老爷子端一碗过去。
人啊,就怕啥时候自个儿也落到那个地步,都想着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样等自己遇到困难了,也有人拉拔一把。
祠堂之前就住过人,还是饥荒那两年,村里怕其他村子联合着打上来,就把祠堂前院的几间厢房收拾了出来,还给砌了炕,通了烟囱。
那时候一到了晚上,村里带着孩子的老人或者体弱的妇女,就住到了祠堂里,村里只留下年轻体壮的青壮年看家。
饥荒过去后,这几铺大炕也没拆,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还能让几个老爷子看着点儿祖宗牌位。
之前老爷子住的房子,也是村里一代一代修缮维护起来的,现在还保护的好得很,就这么住进去都行。
围墙两米高的土坯,一个两百多平的大院子,院子里头还有一口水井,靠右边的围墙下有个厕所,旁边搭了个柴火棚。
左右没有厢房,正房一直溜的建了五间,除了中间是堂屋加厨房外,左右各两间都是睡觉的房间。
每个房间里还有一个三米多长的大炕,一个房间住四五个人都能住下。
房子没有后院,主要是几个老爷子也没精力照管自留地,所以自留地是单独留出来的,村里谁家有空了就过来种上蔬菜,这样地里出产的东西过来种的人得大半,剩下的就几个老爷子摘点。
当然,条件肯定是没城里头好,但在乡下也不差了。
元奶奶跟着去看了热闹,晚上回家就跟老头子和小孙女显摆了。
“你翠花婶儿还说怕人城里来的知青看不上呢!要我说,就这房子修整出来安家也不差啥了,那自留地离得也不远,院儿里还有水井,咱村儿大部分人家吃水还得去挑呢!”
元爷爷今天带着狗子上山,抓着只受伤快断气的嫩狍子,这会儿正和小孙女儿分解狍子肉。
他也是回来才听说要来知青了,“那房子当初可是费了心的,就怕几个老叔住着不安全,那房梁啥的都是好木头,就这还嫌啥?”
元奶奶笑的一脸神秘,“翠花儿家大姑娘也十九了,前头说了几个婆家她家都没看上,说是要找个城里人呢!
就她家那闺女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居然还嫌弃乡下穷,妄想找个城里女婿!今儿我听她那意思,是想着这知青都是城里人,打算在知青里找个女婿,到时候闺女跟着知青回城呢!”
元念初在一边听的直摇头,这人还没来呢,就被惦记上了!
“我翠花婶儿也不怕到时候人家自个儿就回去了?咱农村户口要在城里生活可不容易。而且她搁那剃头担子一头热,也得看人男方答不答应吧,难不成她家还能按着人家头逼人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