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进宫谢恩(1 / 2)
第二天一早,李氏早早就起来给徐暖做早饭,因为要进宫,所以李氏没有做稀的,就蒸了一锅包子,徐暖吃了两个包子,又喝了几口茶水,就算吃完了早饭。
刚吃过早饭,楚晨风就带着吴嬷嬷来给徐暖梳妆打扮了,吴嬷嬷双手麻利的给徐暖梳好头,戴上首饰,穿上县主品服。由于徐暖年纪还尚小,所以吴嬷嬷就没有给他上浓妆妆,只给她修了修眉毛,涂了一层口脂。
楚晨风看着身穿县主品服的徐暖有些愣神,还是身边的元宝拽了拽楚晨风的衣袖,他才反应过来,掩饰性的咳嗽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梳妆打扮后徐暖就坐上楚晨风的车,元宝驾车,徐暖和吴嬷嬷坐在车厢里,楚晨风则骑着一匹马跟在马车旁边。这匹马是长公主府养在庄子上的,方便主子们来庄子的时候出去兜风游玩。
几人到城门口的时候正赶上开城门,守城的士兵看见长公主府的标志直接就放行了。早上街道上人还少,马车也没耽误,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宫门口。这个时候还没有下早朝,所以几人就宫门口等着。
大概等了半个时辰,宫门口陆陆续续有官员走出来,徐暖知道这是下早朝了。看官员们走的差不多了,楚晨风上前把公主府的令牌交给守宫门的士兵。宫门口的士兵检查无误后,让楚晨风和徐暖两个人进去了。楚晨风和徐暖还没有能坐步辇的资格,所以他俩是一路步行到御书房所在的宫门口。
楚晨风对守在宫门口的小太监说:“烦请公公进去通报一下,就说新封的昌平县主过来谢恩。”那小太监是认识楚晨风的,行了一礼之后,转身往御书房门口儿走去。到了御书房门口,他低声对陈公公说了几句,陈公公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走进书房。陈公公走到皇上身边,回禀道:“皇上,中郎将带着新封的昌平县主过来谢恩了。”
皇上放下手中的朱笔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两人被陈公公带了进来,楚晨风和徐暖跪下行礼,“微臣参见皇帝舅舅!”“臣女参见皇上!”
靖安帝说道:“都平身吧,昌平,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徐暖只能听话的抬起头来,只是眼睛不敢直视皇上,皇上仔细打量了一下徐暖,开口说道:“没想到昌平小小年纪竟然如此聪慧,此次你可是解决了朕的一个大难题,更是让几百万的百姓能吃的起盐。”
徐暖赶紧出声道:“皇上谬赞了,臣女愧不敢当,臣女也只是无意间才发现了这个法子可以提炼精盐。”
皇上饶有兴趣的问道:“昌平谦虚了,那你又是怎么无意间发现的这个法子?”
徐暖只好胡编道:“有一次,臣女在家中做饭,不小心把一瓢水都撒在盐罐子里了,盐遇水就化了,为了减少损失,就用棉布把还没融化的盐都过滤出来了。臣女想着盐遇水就融化了,要是把水烧干,不就又变成盐了。所以又把盐水放进铁锅里用小火慢慢的熬,没想到这样熬出来的盐又细又白,而且没有苦涩的味道,比买的盐还要好。臣女又试验了几次,发下盐融化后,把杂质过滤出来后熬出来的盐最好。”
皇上哈哈一笑说道:“自古以来能人辈出,却没有人能发现这个法子,可见还是昌平你心细如发,聪慧过人。”
徐暖再次弯腰行礼道:“谢皇上夸奖。”
靖安帝看徐暖宠辱不惊的样子,很是满意。又开口道:“听说你对朕这外甥有两次的救命之恩?”
徐暖说道:“回皇上,救命之恩谈不上,只是碰巧救了楚公子而已。”
靖安帝看着徐暖不居功的样子,心下又满意了一些。他问道:“听说你有些医术,拳脚功夫也不错。但又听闻你出身农家,得是怎么学的这些本事的。”
徐暖说道:“回皇上,臣女的祖父乃是一名镖师,臣女的拳脚功夫是跟祖父学的。说到医术,臣女倒是谈不上会,只是有一次上山打猎的时候,碰巧救了一位老大夫,那老大夫为了报救命之恩,略微教了我一点。”
靖安帝点点头说道:“嗯,这也算是善有善报。行了,让小风带你去皇后那里吧。昭阳长公主生怕我们为难你,早就进宫去皇后那里等着了。”
徐暖和楚尘风再次行礼,躬身退了出去。靖安帝对旁边的陈公公说:“你说的不错,这昌平县主确实端庄大方,宠辱不惊。”
陈公公赶紧复合道:“皇上说的是,奴才哪敢骗皇上啊?”
靖安帝点了点陈公公,说道:“你这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