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八十六)紫涵(2 / 2)
赵德芳见他语气和缓中带着一丝犀利,还有旧怨积淀在心头,只有一笑而过道:“人生际遇有千百种,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发亮的。”
少傅樊美见场面少许有些尴尬,连忙打着圆场道:“丞相与王爷既然是旧交,就是知己知彼的熟人,自然深知对方都是心怀仁心仁术、一心护国佑民的真性情。过眼往事如云烟,就任由它雾消烟散、翩然而去吧。”
赵德芳嘴角上扬,笑影更深转头道:“听闻樊少傅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也是博学多才之人,不知春秋几何?可有婚配娶妻?”
少傅樊美以温和的目光相迎,坦然而诚实道:“回禀王爷,小人年龄已过不惑之年,但是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崇尚魏晋风流的洒脱超然,府上虽有女眷不少伺候,但是并未正式娶亲过门。”
赵德芳扬眉幽幽一笑,扬起如同繁星微点的长眸,笑谈道;“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少傅生性洒脱超然,还是要懂得开枝散叶的道理,不要等到像我这把年龄,还是一介鳏夫。”
少傅樊美泯了一口香甜的苏州茉莉花茶,温然一笑道:“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无须强求。”
赵德芳闻言静默片刻,捧起花茶并未饮下,而是从清澈明亮的汤色中隐约看到鬓角发根的霜色,暗地里心下一酸,恢复如常面色道:“倒也是,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执念而已。
韩琦虽然膝下有女,但是家有悍妇日子过得也不是十分舒畅顺意,面上露出几分艳羡神色,微微动容道:“一个人逍遥自在,也是惬意。”
赵德芳不以为然,眉心微曲,谦和笑道:“丞相肯屈尊登门敝舍,就证明没有把我这个老熟人当做外人,所思所想大可不必有多余顾虑。自古以来,朝廷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后妃娘家势力,无论是君王立后还是册妃,讲究的都是门第高低,然后才是有才有德、品貌上乘。丞相乃百官之首,作为群臣的代表,鞠躬尽瘁,辅佐政务,自然是位高权重,门第显赫。听闻贵千金又生得天生丽质,楚楚动人,他日选秀进宫被纳为贵妃淑妃,乃至荣登后位,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番话虽然说着韩琦心花怒放,心中芥蒂也稍稍释然,但是他很快回过神来,慢慢咀嚼赵德芳的话中深意,嘴上保持清冷不入俗流的姿态,面容笼上一层疏薄的笑意道:“王爷,微臣为我大宋鞠躬尽瘁乃是尽臣子本分,对江山社稷并未有其他非分之想,儿女家的婚姻大事,听天命尽人意就好,微臣既不奢望也不强求。”
赵德芳如同月晕般的眸光在韩琦的脸上悠悠一转,嘴角依旧凝着练达笑色道:“韩丞相的忠心日月可鉴,相信贵千金日后的婚配,定能寻得如意郎君,宜室宜家,鸾凤和鸣。”
韩琦放下手边摩挲着莹润如玉的茶盏,抱了一拳道:“多谢王爷吉言,他日小女出阁添妆之喜之日,还请王爷赏脸当个证婚人,给韩府一个体面。”
赵德芳支颐而坐,笑容更加惬意道:“若是能给相府做媒,面上感觉有光的体面人应该是本王,才对!”
韩琦扬了扬嘴角,口中虽然恭声,沉沉入耳道:“王爷,您这实属折煞本相了。”嘴角却不自觉扬了扬,算是在心头默认,对赵德芳依旧维系了面和心不和的姿态。
看透不说透,看穿不拆穿,这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本。赵德芳知道:胸中有天地,常有渡人船。不过,总是记着陈年旧事纠缠不放的人,心胸和格局往往都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