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奔流到海不复回(1 / 2)
眨眼间,黄河大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也到了崇祯七年。
过去这大半年中,大明军队四处开花,几乎是连战连胜。
在波斯那边,赵敏领兵,顺利攻破了波斯都城,拿下了大半个波斯。
虽然波斯西部不少地盘,让那奥斯曼人占去了,但不过是边角地盘,不值一提。
至于欧陆那边,赵云和郭靖合兵一处,几乎是横扫了整个欧陆。
本就被古斯塔夫打得丢盔卸甲,几乎没了半条命的奥地利,更不是明军的对手。
他被大军包围在维也纳,围城战只打了十几天,费迪南就在忧虑之中病死。
他这一死,神圣罗马就要重选皇帝,古斯塔夫留下的那个女儿,顺理成章地被选上。
从瑞典女王,升级为神罗皇帝。
当然,在大明的官方语境里,她依旧只是神罗国王。
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情。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以南朝为正统,北朝的那些皇帝,谈及他们的谥号时,就是某某皇帝,但谈起他们本人做的事情,就是某某王。
在印度那边,韩信率领的军队,也通过漂亮的声东击西,将莫卧儿东北的数万大军,一口吞了下去。
而本来被莫卧儿征服的大片地盘,也纷纷举起反旗,响应大明。
莫卧儿的皇帝无奈之下,只好向大明称臣,去了自己的帝号,同时也放弃了莫卧儿的国号。
只等着朱由检什么时候心情好,给他们一个新国名,莫卧儿这个名字,就要埋葬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朱由检早已回到顺天府。
这崇祯七年,称得上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世面上也繁华起来。
前年开始重修的外城,也差不多完全修好。
顺天府的街面焕然一新,气象万千。
而各处战胜的消息,也让大明朝廷上下极为兴奋。
于是礼部尚书站了出阿里,请求皇帝准许各国前来朝贡,让大明的百姓都知道,现在确实是盛世了。
朱由检轻笑道:“诸位爱卿都怎么看?”
经历了去年的黄河水患,朱由检的威严已经深入人心,做到了说一不二。
朝臣们纷纷拱手:“一切都听陛下的意见。”
朱由检思索一阵,点头道:“说来也该是让朝贡国,都来朝觐的时候了。”
按着大明会典,朱由检继位的那一年,就该让各国的使臣来朝贡,使得他们都知道,这大明换了新天子。
只是当时朱由检忙得要死,接连掀翻东林党和阉党,然后又组织大军东征,去攻打建奴。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闲心再关注这些。
这么一拖,竟然就拖延到了崇祯七年。
朱由检说道:“各国路程远近,各不相同,朝廷发文,让他们到大明朝贡,倒是要安排好时间。”
礼部尚书拱手道:“请陛下放心,咱们礼部对此早已经轻车熟路了。”
朱由检这才放心,亲手写了圣旨,令礼部移交各国。
几个月,各国得到这圣旨,哪里敢怠慢?
纷纷收拾行囊,带上国内的珍奇异宝,向着大明的方向出发。
就是各军的统帅,也任命副手管理大军,自己则返回大明,向朱由检复命。
到了冬至时,各国使团已经到达京城。
只见满目繁华,几乎惊掉了他们的下巴。
一个使臣问道:“这位上国大人,贵国莫不是知道我们这些使臣要来,所以故意提前做了准备,将那些穷人都藏了起来?”
接待他们的礼部官员,闻言哈哈大笑:“我大明物宝天华,何必做这等下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