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共分波斯(2 / 2)
这使者摇头道:“我家皇帝肯定也不会同意这个分法的。”
赵敏听完之后,倒没有生气。
她可是清楚,这世界上最公平的约定,那就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亏了的约定。
但凡有一方心满意足,都说明这约定之中,有一方占了大便宜。
现在两国约定要瓜分波斯,虽然八字还没有一撇,但双方越是锱铢必较,就越说明各自是有诚意的,都打算吃下波斯。
所谓“还价才是买货人”嘛。
赵敏知道,自己虽然也想南下波斯,但是他们大明军队现在握有主动权,就算真的北上去打罗刹,也占尽优势。
但这奥斯曼人顿兵城下,迟迟拿不下巴格达,形势却不算太好。
而且这使者看起来,颇有一番要建功立业的心思。
自己只要稍微打几个太极,这人心中焦急之下,定然会退让一步。
到时候就算不能真的南下北边半个波斯,也能分到不少好地方。
于是她眼珠一转,说道:“既然贵使者不肯,那就算了吧。反正贵国军力强大,只要假以时日,说不定就独自吃下波斯了。”
那使者听到这话,虽然知道赵敏话里话外,其实有点讽刺的意思,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但他心里清楚,自家的奥斯曼军队,就算侥幸拿下巴格达,也定然无力继续西进,更别提全取波斯了。
于是这使者说道:“现在大蒙古国已经复兴,虽然击破罗刹,重建金帐汗国,也是大功一件,但哪里比得上重建伊利汗国?”
赵敏听到这话,倒是一愣,对使者问道:“贵使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使者笑着说道:“这伊利汗国,在贵国的四大汗国之中,可是排在第一位呢。”
赵敏这才反应过来,暗自偷笑。
当年蒙哥可汗南下攻打宋朝,在钓鱼城,被宋军守将一发入魂,送去见长生天了。
此后蒙古内战,最后还是忽必烈胜出,靠着华北的汉军世侯,反向打回草原。
但就此之后,其他汗国就有些听调不听宣,虽然明面上仍尊大元为正统,各自的史书中,也还把大元的历史写在最前边。
但毕竟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
但唯一的例外,就是旭烈兀的伊利汗国,只因旭烈兀是忽必烈的同胞兄弟,而且地盘距离大元也最远。
血缘最近,利益冲突却最少,这关系哪里能不好?
于是此后的四大汗国之中,伊利汗国的位置就最为尊贵了。
赵敏心中想到:“这奥斯曼使者倒是真的做了功课,竟然连我们蒙古的历史都给翻了出来,想来,就是想着要让那所谓的蒙古大军南下。”
“只是我们现任的蒙古大汗,却也是大明皇帝,他对于什么伊利汗国,可没有什么感情。”
“何况时过境迁,就算是大明军中的蒙古部落,估计也不会在意几百年前,那些老亲戚的地盘了。”
赵敏摇头道:“贵使这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却还是不能说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