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2 / 2)
等退朝之后,曹化淳来到王承恩处,叹了口气道:“后生可畏啊。咱家当日在宫中,怎么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个人物?”
听见曹化淳摆资历,王承恩心中暗道:“咱们做太监的,全靠皇帝提拔,跟我有没有本事,却并无关系。”
但他脸上却带着笑容,“曹公公掌管了好几年司礼监,都是您老人家照顾培养,才有咱的今天。”
曹化淳摇了摇头,暗中长叹:自己本想着培养几个亲信,等自己被皇帝外派时,就有他们绕在皇帝身边。
这样即便哪天自己失去皇帝信任,有着这些人保扶,也能平稳落地。
只是现在,居然王承恩这小子,破坏了自家的安排。
于是曹化淳阴阳怪气道:“王公公,听说陛下令你重建东厂,这可是大大的重用,你认真办事,他日天下百姓都记住你的好处,说不定也要给你立生祠呢。”
曹化淳这话,显然是讽刺王承恩,说他这么搞下去,要变成魏忠贤二代目。
王承恩听了这话,倒也不生气,他眼珠一转,对着曹画出一拱手,笑着说道:
“我哪里比得上曹公公,您老人家劳苦功高,又得了皇帝信任,这次远征小琉球,又立下军功。”
“等到他日您老百年之后,说不定陛下要为您修建旌忠祠呢。”
曹化淳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
这旌忠祠,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却是明英宗为王振修建的祠堂。
这王振,可是组织朱祁镇去瓦剌“留学”的重要推手,名声也没比魏忠贤好到哪里去。
显然,这是王承恩又讽刺回来。
只是这讽刺绵里藏针,没有点知识,说不定反而要以为他是在夸奖呢。
曹化淳皮笑肉不笑,说道:“王公公倒真是太夸奖咱了。”
他本来还想再讽刺几句,把场面找回来,但却突然想到,自己恐怕一时半会还没办法回到皇帝身边。
现在就跟王承恩撕破脸皮,似乎也没什么好处。
他心中想到:“哼,你小子先给我记着。”
口中却说道:“他日我若是真得了封赏,一定记得在皇帝面前,详述你的功劳。”
王承恩轻笑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看着王承恩的背影,曹化淳冷笑一声:“你小子现在,虽然是能一直跟在皇帝身边,近水楼台,自然更加受宠。”
“只是姜还是老的辣,你小子还是嫩了些。咱们当年亲眼见过魏忠贤的发迹,知道他能出头,正是靠着宫中的奉圣夫人,所以咱有样学样,早就在后宫里找好了靠山。”
“宫里好几位贵人,可都记着咱们的好呢,到时候就算你小子真想搞小动作,咱们也有枕头风来翻盘。”
曹化淳想到这里,突然眼珠一转,挥手招来一个小太监,让他从自己府邸上挑些礼物,送到皇宫中的各嫔妃处,算是维护一下旧日关系。
等做完这些之后,他才走回自己在金陵的临时住所,对着宅子中的柳如是说道:
“如是,义父听说皇帝陛下最喜欢诗书,不如你有机会进宫一趟,为陛下好好补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