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得陇望蜀(2 / 2)
在这副地图上,整个雪域都染上了象征大明的火红色。而中南半岛上,本就遍布大明的朝贡国。
这些朝贡国本来还不太恭顺,历史上,再过数年,南明的天子跑路到缅甸,甚至被当地的国王出卖。
但这几年,随着大明复兴,这些朝贡国一个比一个老实,哪怕朱由检已经下令,不再厚赏朝贡使团,他们还是一个劲的询问,请求进京朝拜。
就是害怕哪天朱由检一个不开心,顺手就派兵去把他们给灭了。
所以在地图上,这中南半岛,也是一片火红。
范蠡笑着说道:“我大明国运强盛,臣为陛下贺。”
朱由检带他来看地图,当然不是为了听范蠡恭维他。
大明从东、北两个方向,握住了印度半岛。朱由检的目光自然也盯上了这片土地。
对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朱由检到并不打算直接一口吞下,大明这一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让他有些头疼。若是再当了印度大陆的皇帝,他恐怕要早生华发。
但是不打算吞并,却不等于不掌控那里。
印度好似一个锐利的三角,刺入大洋之中,因此良港众多。而且印度气候炎热,正适合种植香料和甘蔗,这些东西放在东方不怎么值钱,但运到欧陆,价钱可就陡然增加。
这个时代,大明和印度就好像两个黑洞,大明吞噬白银,印度吞噬黄金,把欧洲人从美洲挖出来的金银,吞个一干二净。
虽然大明获得的好处,其实远比印度要多,但朱由检要的是控制全世界,哪里能把印度放在一边不管。
何况现在大明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印度门口,占尽了优势,就更不能对它视而不见了。
朱由检对范蠡说道:“你可知道这印度的情况?”
范蠡沉思片刻,说道:“臣久在江南,接触过不少海商,对这印度倒也了解一二。现在印度最大的国家,倒是莫卧儿……”
范蠡说到这里,突然想到,自己眼前这大明皇帝,倒还有个蒙古腾格里汗的身份。
而这莫卧儿,正是蒙古的音译。
于是他换了个说法:“印度有一个伪蒙古,自称是大蒙古的正统后裔,窃据一方。”
朱由检听完,笑着点头,然后说道:“朕打算派你过去,打入这伪蒙古,为朕做好准备,打探情报。”
“等那罗刹求和之后,西域安定,朕就调派兵马南下,去收拾这伪蒙古。”
过去两年中,大明对外扩张,差不多只动用了骑兵。而明军的步兵,都在两广训练。
袁崇焕等人领兵南下,在当地练兵,就是为了适应南方气候。
虽然袁崇焕自己是广府人,倒是不在乎这些。但他手下大明将士,从李自成、高迎祥这两个陕人,到最底层的官兵,可都是北方人。
若不经过适应,就贸然南下,一定水土不服,未等碰到敌军,就会损失一小半的战力。
所以这两年中,朱由检宁可让北方空虚一些,也提前把大军布置到南方。
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应,这些士兵已经习惯了南方风土。
大明现在不去打印度,只是怕印度围魏救赵,率兵北上,去偷袭中亚军队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