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均田还是兼并?(2 / 2)
没想到皇帝竟然懒得和他们辩论,直接强行通过。
等散朝之后,萧何找到来宗道,一脸无奈道:“陛下还真是乾纲独断啊。”
来宗道小声说道:“当年陛下刚一登基,就先后把东林党和阉党给灭了,然后又孤注一掷,让孙承宗带着十万大军去收复广宁。这哪一件事,是软弱之君能做成的?”
萧何听完,轻轻点头道:“只是这样一来,朝中大臣总会有不满的。”
来宗道哈哈一笑,不以为然道:
“他们爱怎样想就怎么想呗,当年太祖皇帝在时,朝臣岂不是更不满?”
洪武皇帝用几场大案,把满朝上下杀得人头滚滚,所以来宗道才有此一说。
萧何听到这话,连忙摆手:“来大人,太祖皇帝的事情,咱们可不能妄议啊。”
来宗道笑着摇头。
他年纪已经很大,子孙又不成器,所以不仅是皇帝对他放心,他自己也知道皇帝对他放心,因此说话便没什么忌讳。
来宗道一边摇头,一边认真分析道:“这崇祯元年恩科考出来的进士,经过这三年多的历练,已经在官场上大放异彩。”
“只要再过几年,便可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到时候,现在这些不满的大臣,就只能靠边站了。”
这一届恩科之中,混的最好的,当然就是在杭州当知府的魏藻德。
来宗道与魏藻德的关系本来还不错,但自从他发现这小子隐隐有另立门户的态势之后,便逐渐与他疏远,转而培养起刘若宰。
这次高丽内附,来宗道在报告里给刘若宰记了一大功,于是朱由检御笔朱批,让他当了汉阳府的知府,已经隐隐能和魏藻德分庭抗礼。
有了这两人做旗帜人物,崇祯元年戊辰科,倒还真是前途无限。
萧何想到这里,一阵点头。
萧何虽然已经被招聘了四年多,但脑子里总是隐隐忘记科举制的特点。
现在经来宗道的提示,他终于反应过来,于是心头一松。
“想来陛下是早就想到这一点,所以才对朝中的老臣没什么好脸色。”
第二日朝会,朱由检强行下令,用高丽的耕田,换取两班手中的铜矿。
朝中大臣虽然还是有人反对,但是有萧何与来宗道的支持,朱由检的命令还是被通过了。
大臣们气苦,互相对视一眼,都低着头不说话。
心中却一阵嘀咕:
这大明才刚安分了几日,皇帝就又别出心裁,在高丽大搞兼并,这可真是……
有人甚至想要站出来,当面批判一下皇帝陛下。
但他们思索良久,脑海中浮现起当年东林党的下场,于是又悄悄收回脚步。
眼见朝堂上逐渐安静下来,朱由检脸色一沉。
这帮大臣,真是会给自己拖后腿。
朱由检刚要挥手,令小太监宣布退朝。
就见一个传令兵匆匆跑进大殿,背上还挂着一张红幅。
“陛下,大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