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砚爷为什么考虑回国发展?(2 / 2)
“砚爷别多心,我们自然欢迎所有企业家朋友来国发展。”
“嗯。”
先不谈后续转移回国的Mars集团,就单单QY这一个项目,五年内带着上千亿的投资以及全球最顶尖的研发团队进来,许砚拥有叫板的权力。
尤其在国内那几家小打小闹的新能源企业接连遭遇滑铁卢的情况下,许砚过于地调,反而显得底气不够硬。
“顾总,贵司锂电池这一块的突破的确很明显,现阶段是否有考虑选择别的能源替代?”
归根结底,邓局是觉得新能源汽车这一块,用锂电池的成本的确高。
一台车下来,电池这一块的成本吃掉车价的一大半,价格打不下去,就没办法和传统燃油车竞争。
“先不说氢能源的所有专利被RB申请,单氢能源的爆炸力放在这里,我我们也不敢尝试。”
“是否可以考虑油电混用?”杨副部长站在用户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能支持五百公里的锂电池价格高,且跑的里程有限,受天气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考虑油电混用,大电池改成小电池,成本能迅速下去。
顾西洲的目光落在许砚身上,这种战略决策不是由许砚决定的。
“其实各位领导也知道,我六年前就在国内创建了电池研发公司,QY品牌不会像X-Yan一样,需要从RB进口电池,成本能一定程度上降低。”
没有将研发基地选在M国,许砚当时是深思熟虑过的。
M国工会的权力太大,但做攻坚克难的研发,需要绝对的投入。
现在回头往前看,许砚这个决定做的相当正确,这要放在M国,现在的锂电池绝对没办法投入商用。
“如果选择油电混用,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QY自然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但如果如果采用油电混用,邓局您想要的完成能源替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许砚太了解国内的情况和能源局最终需求了,微微几句话,就直接打中邓局心中的痛点。
有些决定,邓局原本没有打算今天直接做。
可听了许砚这一番话,他觉得他可以更大胆的尝试。
因为QY,的确有这个实力。
指尖敲了两下桌面,杨副部长低头看了一眼手表:“一下子就11:40了,要不我们先吃个饭,下午继续聊。”
“各位领导请。”胡敬旻从善入流:“我们砚爷提前给各位安排好了粗茶淡饭,希望各位领导都不要嫌弃。”
国内的公务用餐有标准,胡敬旻这话,说得让所有领导心知肚明。
不会超标,很安全。
“砚爷和胡总也太客气了,来了海城还不让我这东道主表现一下。”
既然以后要合作,杨副部也没有拒绝。
将秘书叫来,带着会议室的人先去做安排,而邓局和杨副部直接去了隔壁的会议室。
上菜的间隙,顾西洲和胡敬旻在包厢陪着科员干部开着玩笑、将场子热的轻松又愉悦。
许砚则直接拿着手机朝洗手间走去,他有点想言青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