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小李(2 / 2)
“嗯,是的,我的剑,也是他送给我的。”
高远平把腰间宝剑拿起,平放在膝头,轻轻抚摸剑鞘上的一枚红色小印,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淡淡怀念。
且乐。
小李说,老高,你不要老是皱着眉头苦大仇深的样子,开心一点。
他经常这样跟我说——他仿佛从来都是很快乐的样子,轻松而惬意地享受着一切,从顺利的到不顺利的,从困难的到不困难的。
其实在一开始,我并没有使用诗剑法。
并不是因为我不想,只是单纯地因为我不能。
或者说,整个甲小队,只有小李一个人能用。
装备部那边很奇怪,说为什么只有小李一个人能用呢?
研究了半天,才发现,其实只是单纯的才能问题。
使用诗剑法的前提条件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够领悟到那些诗句的意境与诗人在作诗时的气度,就能将这些已经凝聚在象征界的诗文的力量调动,在现实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比如我那天用“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一句禁锢假人,并且有着反隐和侦测的效果。
可是难,便难在这份领悟上。
有谁能领悟这么庞大的意境呢?
我们这些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只能勉强找到一两首最符合心境的诗,施展出来的效果也一般。
稍微有天赋一些的,能针对性地使用某个诗人又或是某个流派的诗。
这种情况下的诗剑法是残缺不全,威力糟糕的。
只有小李一个人,能够使用和调度所有诗——每一首。
大家都开玩笑说,小李你是不是真是那位李太白转世,真是当世诗仙啊。
小李总是被说得羞红了脸,用他一贯的语气说:“我能做到的大家肯定也能做到的,只是时候早晚的问题。”
可最后还是没有谁能做到像小李一样完全掌控诗剑法。
而这门强大的法决,最后也只能作为技术储备放进密库里,等待着有缘人的使用。
甚至有人传说,说不定下一个能用诗剑法的人姓杜呢?
再后来便是日复一日的修炼,日复一日的学习和训练,日复一日的巡逻和检查。
就在大家以为甲小队的使命就要这样结束,大家即将各奔东西,去各自的部队负责组建新的修行者部队的时候,意外毫不意外地发生了。
高远平嘲讽地笑了笑。
“现实真是一出最无趣也平庸的悲剧,他只会在这种糟糕的时候用机械降神一样的笔墨推进剧情。”
天竺人来了。
在灵气复苏前,天竺人就对雪域虎视眈眈。
虽然说被打得很惨,但是别问赢没赢,就问你打没打吧!
虽然说天竺真正的国父在那一战战败后悲愤而死,而天竺现代化的进度也被拦腰截断。
可天竺却从未放弃过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窥探与觊觎。
甲小队驻训在雪域高原之上,除了不太靠谱的靠近神山灵气多外,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需要防备雪域之下的天竺人。
他们与乾夏不同,在飨宴者们始终贯彻着意志的情况下,天竺人的修行者在那个时代对乾夏具有着先发优势。
在乾夏的修行者们还要靠着自己摸索前路时,天竺人已经在黄金黎明和大陆议会的帮助下迅速地武装了起来。
而这种在超凡领域的膨胀,不可避免地让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天竺人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
那个被营救的战友,就是我。
小李他用自己的命,换了我的命。
他说,他是连队里的最强者,在所有战友安全离开前,他不能走。
他说,要是他不留下来挡住天竺人,他们就会像蟑螂一样涌进雪域。
他跟我说,他相信我,就像我相信着他一样。
他希望我能相信我自己一些,就像相信他一样相信被他相信着的自己。
小李最后把剑丢给我,说,老高,撤吧,小拂还在家里等你。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我知道他心意已决。
高远平手握剑柄,剑出鞘三寸,杀意纵横。
机舱里没由来地刮起寒风,仿佛钢刀一般掠过符离脸侧,让符离不由得怀疑自己脸上是不是被划出了血口。
我知道这是最理智也最合理的选择。
我知道我留下来也不过是在追悼会上多盖一面国旗。
可是我不能原谅自己当了逃兵。
我也不能接受,小李用他的更有前途和未来的生命,交换了我的生命。
我时常会想,像小李那样的人,要是活下来了,现在能创造出多少更加伟大的成就呢?
他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能开创一门让我走到今天的法门,如果他还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呢?
高远平收剑入鞘,闭上眼睛。
他们付出了比我们惨重无数倍的代价。
可这些代价换不回小李。
换不回国旗下那张熟悉的脸,换不回小李的父母在追悼会上的眼泪,换不回一个战士、学者、英雄的未来。
从那以后,我就学会了诗剑法。
其实我从来都没有领悟过这些诗的意蕴是什么,有什么典故和韵脚,创作他们的诗人有着如何的文华——我现在户口本上的学历都还只是高中呢。
可我在想,或许是小李在最后帮了我一把,在我的背后轻轻推了一下,让我迈进了那扇大门吧。
高远平叹了口气。
“这就是我所背负的责任。”
“老米那边有一个很俗套的超级英雄故事,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我们乾夏不讲超级英雄,可是道理是一样的。”
“天塌下来了,个儿高的先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