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和(2 / 2)
“父皇知道,你还考虑着吐蕃内乱,可以父皇对吐蕃的了解,吐蕃乱不起来。”
“芒松芒赞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不过他的身体状况比父皇还差,年纪轻轻就这病那病,谁知道他又能活几年。”
“而禄东赞早已将吐蕃之权掌握在家族手中,禄东赞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将吐蕃的军政更是牢牢捏在手中,不敢放松丝毫。赞普势弱,大臣势强,这局面至少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如果芒松芒赞再过世,他的儿子此时也还小,怕是大臣势强还能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禄东赞的儿子可不是草包,这倒是像三国的司马家。”
李治继续前行,李弘跟着父皇,知道父皇说的都句句在理,吐蕃此时的外境,真的很难威胁到他。而吐蕃内部,此时看似随时都可能发生破裂,却始终保持一种衡势,君弱臣重。
其实李弘知道芒松芒赞明年就会病逝,当然,这个消息传到大唐已经是四年之后,禄东赞的家族会封锁消息。
父皇对吐蕃,对南亚局势的了解,果真是很强,而且对其中局势的分析,比起自己也要全面许多。
李弘本来也只是想试试,试着拖一拖吐蕃,现在听父皇如此说,知道拖终究是拖不夸吐蕃的。
“弘儿,我们大唐在唐土边境陈兵,消耗实在是巨大。本来再耗几个月也没什么。不过云中九原两郡要重建,之后又要大量迁涉汉民,其中花费更是巨大。”
“比起西南,北方更重,如果北方能得到大治,吐蕃又算什么。”
“弘儿知道了!”
“父皇明白你的心思,也看得到你的努力,父皇已经老了,这些年养病,身体愈发不行…”
“父皇,您一定会福寿无疆!”
“什么万岁,福寿无疆,都是骗人的!”
李弘看着父皇背影,却不想父皇说出了这句话。万岁确实是骗人的,可从一位君王口中说出,让李弘也是猝不提防。
人不都想着万万岁么?尤其是统治着整个国家的君王。
“人生最多不过百年,能长命百岁自当知足,哪来万岁。”
“父皇现在看到你能独当一面,已经知足了。这次你带明崇俨回来,父皇的病也稳定下来,之后父皇考虑的是怎样将一个稳定的大唐交到你的手里。”
“这些年大唐外事是强,吐蕃退了,新罗败了,突厥曾经的土地都纳入了我大唐国界,高句丽和百济也亡国了。可这些年战事,加上国内的门阀势大,土地兼并严重,其实大唐倒是显的有些外强中干了。”
李弘欲言又止,李治转身,看着儿子,然后看了看紫宸殿方向。
“父皇也明白,现在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朕一时间拿她也没办法。”
李弘一下子笑了,看着父皇,不觉就想到前朝的文帝。
皇帝怕老婆,看着挺新鲜,可有时候这事其实挺常见的。
“不过她那边朕会想办法解决的,你先做好自己的事。她毕竟是你母后,别和你母后闹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