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杨广亲临会所蹭吃蹭喝(2 / 2)
“嗯!”杨广深表认同的点点头,表扬道:“李爱卿能体恤百姓疾苦,朕深感欣慰,若是朝中的柱国三公们也能如李爱卿这般,我大隋又何至于此啊!”
杨广说着便神情忧郁起来,刚才的兴奋劲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李平知道杨广要说正事了便不再回话仔细聆听着。
“李爱卿,知道为何朕急于招你回来吗?”杨广放下筷子用手敲击在桌子上问道。
“臣,不知!”李平又不傻,就算知道也不能说知道,妄猜圣意乃取死之道,当然,是李平在电视上看的。
杨广思索了一番后说道:“瓦岗寨翟让杀我大将张须陀,盘踞河南,占黎洛二仓聚众百万;贼寇窦建德自封长乐王雄踞河北;太原李渊之女在大兴城外自称李公子招募流民十余万,其心可诛;南有林士弘侵占江南,西有萧铣反叛江汉,而朕的骁果军也...如今天下局势动荡,朕亦有心无力,欲迁都丹阳以长江之险拒敌,不知李爱卿可有良策。”
李平闻言心下一惊,心道杨广不是死在扬州的吗?怎么会去南京,难道自己的到来扰乱了历史的进程?
这倒是李平多心了,历史上的杨广本就打算迁都丹阳,只是迁都之事事关重大,自然不可说迁就迁,而且还有关拢门阀的阻挠,杨广还没将首都从东都洛阳迁到丹阳便已经嗝屁了。
见李平在认真思考杨广也不急,便拿起筷子夹了几道菜边吃边等,不一会李平终于回过神,对杨广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迁都之事不可贸然决定,古人云守江必守淮,淮河丢失则长江不保!”
杨广没想到李平想了半天却是跟自己唱反调,便不悦道:“古人?哪个古人说的?朕怎么不知?”
李平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说漏了嘴,这句话想必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此时江南大部分地区还没开发呢,除了孙十万和南陈,没几个割据南方的政权。
不等李平回答杨广却想起了往事,想当初南陈不就是丢了淮南之地后被自己带兵一路势如破竹的杀入建康,一举灭了陈国的吗?
“此子居然有如此战略眼光,是个栋梁之材。”杨广心下计较道。
“这...这,臣只是听说,具体哪个古人臣一时忘了,还请陛下赎罪,只是陛下如果退居江南,若是敌人在江北驻扎,又上游顺江而下,江南将再无险可守!”李平仔细回忆着地图上的山脉地势用自己的理解分析了起来。
“嗯!此话有理,既如此便暂且搁置,朕打算让你经略历阳郡,李爱卿可有意否?”杨广知李平说的在理便略过了这个话题。
“经略历阳?”李平心下一惊,这历阳乃是四战之地,周围无险可守,北可直达中原,东可顺江而下,南下便是江西平原,西进则进入江汉直至巴蜀,而且历阳郡只有历阳与乌江两县,人口稀少,粮食不足,长年饱受长江水患之灾,让自己去这么个鬼地方岂不是找罪受?
“陛下,历阳郡良田不过千亩,百姓不过万户,只怕难以维持龙山军的开销啊!”李平赶紧推脱道。
杨广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便说道:“李爱卿懂得生财之道,就这间会所每日进账高达几十贯,想必一个龙山军还是养得起的,而且朕打算将你那龙山寨从丹阳郡划分出去归历阳管理,设桃野县,并且朕得知你有一兄弟勇猛好战,当你上任历阳太守朕也不会让你一直待在历阳,你可以自由出入各地,也可自由分配历阳的一切军政大权。”
见杨广居然对自己大开方便之门,李平心中已然乐开了花,当即便行礼谢恩。
“起来吧!”
见事宜谈妥杨广便不再停留,让李平奉上各种瓷器玻璃制品后又带走了李平的一个厨子,并让李平定期将各种食材调料送入宫中后便起身离开了。
李平如丧考妣的走下了楼,此时还未离开的汪琪立即好奇的围了上来问道:“怎么了?杨伯伯跟你说啥了?”
“杨伯伯?”李平好半天才把杨伯伯和杨广重叠在一起,心下又是一酸,暗道你们这些皇亲国戚能不能别这么装逼?
“没啥,陛下让我经略历阳!”李平无所谓的说道,样子很是欠揍。
“切!”汪琪一甩袖子便离开了,看样子是被李平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