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冉闵强势来袭(2 / 2)
消息很快传到了冉闵那里,刚刚拿下寿春的冉闵志得意满,正在跟部下商量着能否在后天赶到广陵,趁着敌人主力还没有完全集结到广陵的时候,快速拿下广陵,威慑健康。
当冉闵听到王基的部队在彭城被打的全军覆没,王基被人也被砍掉的时候,震惊的无以言表,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据然在彭城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在他的战略规划当中,也从来就没有把彭城当成一个目标。
震惊之余,冉闵很快反应了过来,他看了看地图,摇着头说道:“没有办法了,只能重新调整部署了。”
冉闵知道,彭城虽小,但是地理位置实在重要,彭城境内有泗水和汴水两条河流,通过泗水可以直抵广陵,通过汴水可以直达洛阳,在冷兵器时代,水运要比陆运效率高的多,也就是说只有拿下彭城,才能将军需粮草缓缓不断的运往前线,而拿不下彭城,部队的大后方就十分的不稳固,很容易陷入绝境。
没有办法,为了尽快腾出手来南下包围广陵,达到牵扯东晋部队,战略支持石虎中路大军的目标,冉闵决定亲率大军,一鼓作气,拿下彭城。
而取得了重大胜利的桓温并没有像周楚孙恩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不能自拔,通过这次战斗,桓温清醒的意识到了步兵方阵的缺点,他也清楚冉闵一定不会善罢干休,一定会卷土重来,并且应该会很快就会再来。
为了修复这些缺点,桓温根据实战中敌人骑兵冲击力大的特点,决定在方阵的最前方,再增加一排战车排,即将第一排盾牌兵,再人手一部战车,这个战车其实就是一个独轮车,最前面是盾牌兵手中的大盾牌,大盾牌上设置了多个突刺;以便在骑兵冲撞的时候,尽可能多的给他们造成伤害。
在战车的中间位置,桓温又让工匠们设置了一个大仓,里面盛满了硫碘、柴草等易燃物,桓温的想法是一旦敌军冲到前面,就放火点燃战车,以形成一道火墙,尽可能多的给后方的弓箭强弩兵争取更多的时间,以杀伤更多的敌军。
也就是说,桓温布阵的思想还是围绕着弓弩兵而来的,这是基于敌我双方的作战特点而来的,同时桓温针对方阵进攻能力弱的特点,又特意设计了一个进攻方阵,这个方阵全是手持大砍刀的兵,这些大砍刀机动灵活,杀伤力强,待到大混战时,这些砍刀兵就可以分散突进各个战斗方位,与铁戟兵等其他兵种配合,给予敌人最大杀伤。
桓温并没有等多久,冉闵就如期而至,这次他只留下一万守卫寿春,其他的全部被他带到了彭城,足足七万人,他决定杀鸡用牛刀,集中优势兵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彭城问题。
显然他还是没有重视彭城,没有重视桓温,他依然认为王基的失败只是一个巧合,或者说是王基实在太笨,彭城依然不足为虑。
当坐镇彭城的桓温得知冉闵带着整整七万人来攻打彭城的时候,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想过最坏的结局,但是没有想到结局竟然这么坏;整整七万人,而自己手头只有七千人,七千对七万,无论怎么说,都很难取胜。
况且第一次的奇招已经用过一次了,再用可能就不灵了,虽然自己又对阵型做了调整,但依然不能保证就能取胜,毕竟整整十倍的兵力差距,而且都是能征善战之士,又有冉闵亲自带队,桓温自己都觉得很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