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让乌蛮族再次伟大(2 / 2)
在深入滇中腹地后,乌蛮三十七路首领不再甘于人下,彻底脱离了高氏的控制,想要自己单干。
大理国一直奉行不平等的民族等级政策,民间一直敢怒而不敢言。
汉人第一等,其他外国友人第二等,白蛮第三等,乌蛮第四等。
乌蛮人口基数最大,种最多的地,纳最多的粮,交最多的税,明明是中坚力量却屈居底层。
在中原人眼里,大理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的蛮荒之地,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儿,根本不屑于了解。
但在赵耀的鼓励下,那些单身汉、老光棍、街溜子甚至是杀人犯都纷纷走出国门,外出谋生。
这些在本国混不下去的汉人来到大理国后,摇身一变就当上了外教,轻松实现阶级跨越。
大理国为了留住这些中原人才,同时彰显出热情好客的高尚礼仪,给每一个外教配备五个女年轻漂亮的书童,给俸禄比基层官员还要高几倍不止。
有一次,某个汉人丢失了一条手绢,大理国高层对此无比重视,认为这是紧急外交事件,不惜发动整座城的人力来搜寻,终于为其找到。
此外,汉人在大理国还可以享受到优先治病,优先用血等优惠政策,就连排队都不用排……可蛋糕是有限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乌蛮族的赋税和徭役日渐繁重,几乎不堪重负。
而这些汉语外教的水平却很一般,大部分人连汉字都认不全,他们讲课水平low到爆,就像大姑娘站着撒尿,顺着b胡咧咧。毕竟,他们都是在中原混不下去的人渣,能有多大本事呢?
刚来到大理国的汉人,处处拘谨,混熟以后就放飞自我,四处沾花惹草。
他们一走在大街上,就有一些“媚汉女”主动上前搭讪,还邀回家设酒杀鸡作食,然后深入交流一番。
有些恬不知耻的汉人,自己明明是个穷鬼,还骗人家说自己的父亲是酋长,哦不,村长,谎称可以带小姑娘回中原继承家业。
搞出人命以后,便收拾东西准备跑路,跑路之前还不忘深情地说:“你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大理女孩儿,我一定会帮你拿到大汉的绿卡,我可能要回中原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是我留给你的礼物……”
这些事情为君子所不耻,赵耀对其深恶痛绝,但一想到能让本国的人渣找条出路,倒也睁只眼闭只眼,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既不批评也不赞扬。
对于汉人在大理国的所作所为,大理人虽然无比痛恨,但也只能暗地里骂两句,毕竟汉人背后有强大的大理国撑腰。
那么,大理人恨汉人吗?
谈不上恨,更多的是羡慕嫉妒,如果有的选,他们也想投胎当个汉人。
正因为一系列的不公平,乌蛮族决定假戏真做,夺了国王这鸟位,把属于乌蛮族的权力夺回来!
为了收拢人心,乌蛮族中的有识之士喊出了“让乌蛮族再次伟大”的战斗口号。
口号很有效,叛军到达威楚时,已经膨胀到了五十万人,将近整个大理国人口的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