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养寇自重!(一)(2 / 2)
要是不出兵,白成明的二十万大军足以守住国境,守住上一次大胜的战果。而如果要是出兵的话,又不一定能取胜。守住现有的战果,能守住国内的士气民心,以及朝堂上重新凝聚的格局。
可如若败了……,朝堂上对他决策的阻挠势力会重新抬头。影响士气民心,甚至还会影响到后宫…………
刘以的心中更加犹豫了,他不希望影响到现在的格局。可他也不想一直安于守成,总体来说,北凉现在还处于虚弱期。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
正当刘以犹豫不决时,白成明的一封请战信,瞬间冲散了刘以心中的犹豫色彩,让刘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白成明在请战信中言道,上一次大战因为冬季严寒,不利于大军作战而草草收场。现在我军已经在北部打开了局面,进可攻退可守,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发动战争的条件。
虽然再次出兵没有了上一次的大好优势局面,但我军完全可以改变作战方式和出兵策略。
以往大军主力出击,耗费资源多,容易陷入持久战。而且在上次大胜之后,绝不能紧接之后来一次失败,来影响士气。
白成明向刘以提议,不必派出全部大军出击,他自己率领前线的二十万大军向北凉境内游动出击。
如果能够取胜,则能以最小的代价对北凉造成打击。如果情况不利,他可以率领这二十万兵马随时撤退。顶多可以算是一次进攻失败,而不会造成大军兵败的巨大影响。
白成明还在信中阐述了单独率兵出击的诸多好处。
兵马规模小,来去自如,轻捷便利的行军可以在北凉大军没有反应过来时取得更大战果。白成明具有充信心,再次出兵北伐是完全可行的。
正是因为他的这封请战信,让刘以坚定了信心,做出了最后决定。
最终刘以同意了白成明的请战,让他率领前线二十万大军随时出击,朝廷会为他提供任何支撑大军作战的物资准备。
刘以对白成明的要求是,有利可图则进,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则率领全军撤退,务必保证全军安危。
东齐大军已经开始行动了,但现在已经手握四十万大军的水彦宏却还是按兵不动。
他不停的给李萧提出困难,提出条件,他所说的困难和条件,李萧都帮他解决和满足了。李萧再次让他出兵,他也只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这次东齐大军出动的消息,他们前方军营是最先收到的。但就算是得知了东齐大军已经出动,水彦宏也没有丝毫要做出应对的样子。
这一点让南宫信和南宫城都无法理解,之前李萧就几次下旨催促了。如果等东齐大军出兵的消息再传回京都,李萧再知道他们按兵不动,那样的罪责可就没有理由开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