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滴滴的A轮融资(2 / 2)
本来三家的意思是看在大米的面子上,再加上滴滴确实有潜力,本着不错过的原则三家决定插上一股,不过陈秋筠的报价也完全让三家代表有点犹豫。
不过一想到陈秋筠关于滴滴未来的狂言,不下于千亿美元的估值,虽然有点狂妄,但是想想如果滴滴真的垄断国内的市场,那将给资本多少遐想空间,再加上国内的保险、汽车用品这块只要滴滴能占据一定的份额那也是多大的价值。
最关键是照着陈秋筠的思路发展还真有可能,这就尴尬了。
看着眼前一脸成竹的陈秋筠,三家代表也陷入了犹豫,一个优秀的初创公司最关键的就是他的领头人,一个有格局有野心的领头人才是风投公司所看中的,而眼前的年轻人恰恰都具有。
想到这里三家代表不确定的问道:“陈总你真的确定滴滴未来能发展成为你说的那样市值千亿美元的集团公司?”
看着眼前三家代表的表情,陈秋筠心里一笑稳了。
“张总、王总、李总,我不确定滴滴未来能不能成为市值千亿美元的公司,但我有一定能确定,只要滴滴按照现有的思路去发展,在打车软件这块说一不二成为行业霸主那是肯定的。”
看着自信的陈秋筠,三家代表也不再犹豫,风投风投不就是赌未来的一丝可行吗?
而且听陈秋筠的思路,未来并不是不可能,一想到未来这家公司将成为千亿美元的大公司,那么自己今天的投资岂不是赚翻了,就算滴滴没有达到这样的市值,就凭借着现有的优势和规模,未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市值是不成问题,从哪方面考虑自己这边都有的赚。
“好,那陈总你等下,我这就打电话汇报,雷总借你办公室一用。”
“好!”
看着匆忙走出去的三人,陈秋筠和雷君相视一笑,成了!
接下来的一切水到渠成,三家代表打完电话后,不约而同的同意了。
至于具体他们是怎么汇报怎么劝说的,这个陈秋筠不知道也不关心。
最后关于股份这块,陈秋筠只同意了A轮融资9%,三家一人3%,融资2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个亿。
这点股份,晨兴资本、启明和IDG肯定不会同意,不过最终在陈秋筠的坚持以及B轮三家优先领投的许诺下,才最终妥协。
至此陈秋筠的星河科技,总股份变成了陈秋筠86%、大米科技5%、晨兴资本、启明和IDG各3%。
签订了意向书之后,陈秋筠将签订正式合同的地点放在了金陵滴滴的总部,约定了时间,这次愉快的京都之旅也完美收官。
陈秋筠也没想到这次行程这么顺利,不仅完成了大米预期的A轮融资,自己的滴滴也完成了A轮融资,成为了和大米一样市值三亿美元的企业。
果然创业才是成功的捷径,后世怪不得那么多人迷恋创业,短短一个月自己就成为了身价十亿的富豪,虽然只是纸面上的,不过谁能说那是假的。
未来这互联网的浪潮陈秋筠也要走到巅峰看一看浪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