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崛起在漠北 > 第九十五章 接战

第九十五章 接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寂血冰封  孽徒速来救为师  我,天命之子,被绝色道侣套路了  江湖,侠客行  先婚后爱,傲娇墨爷你的节操呢  娱乐探秘:明星塌房,我成顶流?  让你造反,你建立长生仙国?  诸天分身:我开启了灵气复苏  撞坏霸总豪车,我被迫以身抵债  我家浴室通异界 

安排完后马爌对耿如杞和张鸿功说道:“巡抚大人!张总兵!现在建奴势大,你们太原兵刚遭新败,士卒们也都疲惫不堪,此处又没有城垣可以避敌,不如就先跟随我们北华军行进,这样咱们合兵一处,力量也会大些,等遇到可以休整的军堡或者城垣时再做打算,二位大人认为如何?”

两人当然是毫无意见了,马爌说的句句在理,就凭现在的这支太原军的状态,再遇到建奴都不用建奴来攻打,估计自己都立马溃散了。

别看太原军刚刚遭到惨败,但人员损失并不大,伤亡总数还不到一千人。

马爌的五千骑兵加上随行的车马辎重后,原本声势就不小,再加上太原军的六七千人之后,两军合兵一处,一万余大军的声势立即就起来了。

太原军按编制也属于沿边九镇的边军,在大明亦算是精锐,但和北华士兵走在一起时差距立马就体现出来了。

先不说马匹和装备的差距,仅就士兵的体格而论,北华士兵肉奶喂出来的体格和太原军相比差距就大了去喽,北华士兵整个比太原军要粗壮一圈,大上一大号。

行军途中,北华士兵们随手从行囊中拿出作为干粮的牛羊肉干充饥,阵阵香气馋得太原军口水直流!别说太原军已经好多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就算是他们刚刚吃饱也禁不住这诱惑啊!

大明的普通士卒就算过节也顶多是每人几片肥猪肉解解馋,哪里见过牛羊肉当干粮的!

就连巡抚耿如杞见了也是大吃一惊!问道:“马将军!北华军何至于豪奢至此!寻常士兵竟然人人携带牛肉干作为干粮?”

马爌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北华虽然地处偏远苦寒之地,但幸赖土地辽阔,可以广牧牛羊,所以寻常年份,牛羊肉不算是什么豪奢之物。当然北华的粮食也是很多的,但粮食制作的干粮不如肉干顶饥耐饿,更不如肉干营养丰富,所以北华士兵出行时的干粮,随身配备的一般都是各类肉干和干酪(一种经脱水发酵含水量较低的奶酪)”。

当然肉干只是在来不及埋锅造饭时的干粮,马爌随手指了指随军的四轮马车又道:“这些车里就是我这次勤王携带的补给,其中粮食还是很多的。”

看着太原军眼巴巴地盯着北华士兵吃肉干,耿巡抚和张总兵因为抹不开面子几次欲语还休的样子,马爌命军需官给所有太原军每人分发三两肉干暂时充饥。

这是太原镇士兵从没吃过的东西!虽然有点硬,甚至遇到肉干里的筋膜部位时还会塞牙甚至嚼不动,但即便是这样,相信北华肉干的美味也会令太原镇士兵久久难以忘怀的。

过永定河朝东不远,就是京郊宛平县的石景山,此处距离京师只有三十里,正东方向就是京师的阜成门,眼神好的已经可以隐约看到高大的城门楼了。

又向前行进了几里,眼看太阳西转,下午的时间已经过半。一早派往京师报信的斥候也没见回转,不知道是半路遇到了建奴被擒杀还是被留在了京师也未可知。

没有京师的口信,马爌也不好直接要求前往城内扎营歇息,袁崇焕可就是前车之鉴,他就是因为一再要求带兵进城修整而被人落下口实的。

一旁惊魂未定的耿如杞也是眼看时辰已经到了申初时刻,还不见马爌下令安营有点儿不放心地提醒道:“马将军!腊月天黑得早,还请将军早做安排,将士们都奔波一天了,还是早些安营吃饭的好。”

“是呀,是呀”

旁边的总兵张鸿功也赶忙附和。

“谢两位大人提醒,我也是正要安排此事,你们太原兵连日奔波更是辛苦,将士们的给养也严重不足,看士卒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听到耿巡抚和张总兵两人半是哀求的提醒,马爌实在不好意思再继续带着太原军兜圈子寻找建奴了。刚要下令安营准备过夜,却不想一直没消息的几个斥候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说是他们在回来路上遭遇了大队建奴,不得已只得绕道回来,这才耽搁了回来复命的时间。

几个斥候说他们前往京师的阜成门外的路上很是顺利,沿途并没有碰到建奴的军队,到了城下叫门说明来意后,城内的守军并没有让他们入城,守军只是从城墙上吊了一个篓子下来,让斥候们把北华的书信放在里面。

阜成门处守城将领说他一定会向朝廷传达到北华勤王兵马已经抵达京师城外的消息等等,随后就令这几个北华斥候先回去复命等待朝廷的调遣。

马爌听完后问道:“你们遇到的建奴军队大约有多少人?统兵的将领是谁?距离此地有多远等等。”

几个斥候一一做了回答。

斥候们说他们遭遇到的建奴大约五千多人,从旗号上看是镶红旗,统兵的将领是谁几个斥候没有探听到,因为建奴的骑兵很多,机动追击能力很强,斥候们也不敢靠的太近。

马爌自己也摸不清楚现在镶红旗的旗主是谁,但后金的一个旗在满员时理论上也就七千五百旗丁,其中的披甲正兵最多不过十分之二三,现在斥候们遇到的竟然有五千多人,想来已经是镶红旗的主力了。

“不如就先拿这五千镶红旗的建奴试试身手,看看北华的火器部队和建奴的冷兵器部队到底能打成什么样子?”马爌心中暗想。

斥候们说的没错,这支后金军队正是镶红旗的,此时统率镶红旗的旗主是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代善原本直管镶红和正红两个旗,这兄弟俩因为跟父亲代善不和,被努尔哈赤勒令分家后掌管父亲的镶红旗,正红旗依然由代善亲领。

因为岳托兄弟俩是代善前妻的儿子,自母亲去世后,父亲代善和后母对待兄弟俩很不好,祖父努尔哈赤见兄弟俩日子难过,就让大妃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把兄弟俩接过来同皇太极一同抚养。

所以岳托兄弟俩虽然和皇太极是叔侄关系,但实际上他们之间年岁相近,且是从小一起长大,却义同兄弟。皇太极称汗后,对兄弟俩极是看重,一直视为心腹。在后金的权力争夺中,兄弟俩也一直是皇太极一脉的铁杆拥趸。

打定主意后,马爌下令全军朝着斥候们遭遇到建奴的方向行军,期望能在天黑前咬住他们。

因为斥候们遭遇到后金镶红旗的时间还没过去多久,所以马爌断定建奴此刻还没走远。

果不其然,在北华军队的刻意搜索下,没多久两军就相遇了。

岳托听到部下报告说前面遭遇大队明军,人数估计有一万多,且马匹和车辆众多,心里很高兴!心道终于逮住了一只肥羊,近些天来天天围着北京城周边转悠,腿都跑细也没遇到一支有油水的明军。

午间刚听说阿济格的正红旗在附近逮到了一支明军,原本以为是只肥羊,哪知一触即溃,一点儿战斗力没有,且穷得像叫花子,搞的阿济格连追的兴趣都没有,省得浪费体力。

这时候听斥候报告说又遇到一支明军,开始时岳托完全提不起兴趣来,以为又是一只穷得如叫花子一般的外来勤王军。直至听到车马众多时,才精神大振。下令再探再报,弄清楚这支明军的虚实。

还没过多久,斥候就回来了,报告到:“明军已经行进到了前方不足十里处,看来是有意冲着咱们来的,军旗上显示是“大明北华”,将旗上是“马”,据说是北华马林的军队,带队的应该是马林的子侄辈”。

听到是北华的军队,岳托彻底来精神了,近些年来,北华在北方民族中的名头很响,隐隐已成为北方之首,漠北咯尔喀蒙古早已臣服了北华,就连漠南的林丹也是靠着北华才能苟延残喘地续命。

闻知是北华的军队,岳托不敢托大,立即下令全军戒备,做好战斗准备。

刚刚安排完也就一杯热茶的功夫,两军就已经出现在彼此的视线中了。

岳托眼中的北华军队很是奇怪!两军之间已经到了目视距离内,按说应该先停下整队,做好战斗准备,然后观察敌情,采取相应的部署才对。可对面的这支北华军队却丝毫没有停下来整队的意思,而是继续不紧不慢地整齐向前,隐约间还能听到规律的鼓点声。

又过了一会儿,岳托对面的北华军队已经行进到了一里多地的距离,北华军大体上的阵型,肉眼已经可以看清。就见走在最前面的是几排步兵,每排的排面约有四五百人,彼此间的间距很小,估计也就一人多宽,这样几百人的排面就形成了宽达一里多的正面,具体几排由于距离仍然太远,并不能看得太清楚,但隐约能看出至少有四五排。

在这几排步兵的后面,就是明军的主力了,看情形至少有一万余人,马匹和车辆多级了,几乎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诸天牧场 五代十国演义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抗战,从亮剑开始单挑全世界! 我在大唐一步登天 逍遥初唐
返回顶部